第122章 請安風波(第1/2 頁)
純嬪匆匆忙忙地帶著貼身宮女佩兒趕到景仁宮時,發現其他妃嬪早已抵達此處。她心中一驚,深知自己遲到可能引起皇后不快,但事已至此,只能趕忙跪地請罪:"嬪妾來遲,請皇后娘娘恕罪!"
皇后目光如炬,緊緊盯著純嬪脖頸間若隱若現的紅痕,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接著,她迅速將視線移向一旁的年世蘭,並似笑非笑地說:"無妨,本宮知曉你初承恩澤,身體難免有些吃不消。但老祖宗立下的規矩不能違背,既然來了就快快行禮入座吧。"
純嬪聽後如釋重負,起身隨江福海完成了繁瑣的"三跪九叩"之禮,然後在佩兒的攙扶下落座。
整個過程中,皇后始終面帶得意之色,不時用眼角餘光挑釁地瞥向年世蘭。然而,年世蘭卻表現得滿不在乎。
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李常在突然發出一聲冷哼,目光掃過在場尚未侍寢的新晉嬪妃們,語氣尖酸地說道:"你們可都瞧見了?純嬪如今已承蒙聖寵,想必不久之後各位姐妹也都會有機會侍奉皇上。今後切不可像今日這般拖沓,以免誤了時辰!" 說完,她還不忘示威般地瞪了那些新人們一眼。
新人們都低眉順眼地點頭稱是,生怕說錯一句話惹得旁人不快,但她們的眼神卻不時飄向純嬪那裡,充滿了羨慕和嫉妒之情,同時也帶著幾分好奇與審視。然而,純嬪對這些目光視若無睹,彷彿早已習慣了眾人的注視。
這時,年世蘭突然將目光投向一旁的李常在,嘴角泛起一絲輕蔑的笑容,冷嘲熱諷地說道:“喲!李常在好大的架子啊!皇后娘娘尚且端坐於上方未曾發話,你倒是迫不及待地越俎代庖起來,竟敢教訓起其他妃嬪來了?難道你覺得自己比皇后還要尊貴不成?”她的話語中滿是諷刺意味,讓在場的人不禁為之側目。
李常在聽到年世蘭的話,心中一驚,臉色瞬間變得有些蒼白,但她還是連忙開口說道:“嬪妾豈敢與皇后娘娘相提並論,皇后娘娘母儀天下,萬民敬仰,而嬪妾只是一個小小的常在,身份低微,實在不足掛齒。嬪妾之所以會這麼說,完全是因為看不慣某些人依仗著皇上的寵愛,便肆意妄為,甚至對皇后娘娘也不敬。”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就在這時,皇上竟然毫無徵兆地來到了景仁宮。他剛一進門,就聽到了李常在的這番話,頓時臉色一沉,十分威嚴地問道:“哦?是誰敢如此大膽,不敬皇后?”
皇上的話音剛落,整個宮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死寂。眾嬪妃們面面相覷,各自心懷鬼胎。有的人暗自竊喜,心想這下可有好戲看了;有的人心煩意亂,生怕被牽連進去;還有的人則顯得有些心虛,目光閃爍不定,不敢與皇上對視。
皇后見到皇上突然到來,先是一愣,隨即便露出欣喜之色。她趕忙率領著一眾嬪妃向皇上行禮問安:“臣妾(嬪妾)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一時間,宮殿裡響起了清脆悅耳的請安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皇上眼神掃過諸位嬪妃後,邁步走向皇后,親自將其扶起,並開口說道:"李常在,朕正在問你話呢!"
李常在再次被皇帝點到名時,不禁有些緊張得結巴起來,她實在不敢輕易回話。因為整個宮廷上下皆知,此刻皇上正對純嬪寵愛有加、興趣正濃,如果此時在皇上面前告純嬪的罪狀,那豈不是自討苦吃,主動去觸碰皇上的黴頭?
然而,年世蘭卻全然不顧及李常在的感受,正當她準備開口之時,只聽見甄嬛用溫柔婉轉的聲音說道:"皇上息怒,請恕臣妾直言。想必李常在只是想與純嬪開個玩笑罷了,純嬪姐姐向來對皇后娘娘恭敬有加,又怎會有不敬之舉呢?皇后娘娘貴為一國之母,乃是後宮眾人的典範和楷模,臣妾等姐妹無一不以皇后娘娘馬首是瞻,絕不敢有絲毫怠慢或不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