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眾臣不信(第2/3 頁)
聞言,王皇后又好氣又好笑,哪有這樣的天子,跑到坤寧宮不是為了歇著而是……想吃飯,倒是好有意思的人。
“是,臣妾等著陛下。”
………………
………………
成化元年,正月十六,清晨。
這是個令人能感覺到春光明媚的日子,在宮城四四方方的圍牆中,看上去莊嚴肅穆的建築內,朱見深示意吳秀雲將培育好的秧苗拿給幾位學士看。
面容消瘦卻精神奕奕的李賢看了眼吳廢后,倒沒有什麼驚訝,他是個有女兒的人。
這廢后才十幾歲,在冷宮悽慘度餘生,也不妥,如今出來做侍女,倒也是陛下仁慈。
當初景泰帝的汪皇后,殉葬時,李賢求瓦剌留學生放過,說汪氏還有兩個女兒,且當初也反對景泰帝改立朱見濟的事,最後沒有殉葬,現住在郕王府安度餘生。
幾位學士也默契沒有問,而是欣賞的看著朱見深,那眼神朱見深倒是也讀懂了,是他們對此事的贊成。
你瞧,有私心幫女婿的李賢也有憐若孤兒寡母之心。
為人正直清廉的瑞安候王鎮,名聲十分好,人品不錯,卻因繼妻打罵而送年幼女兒去鄉下,不管不顧。
朱永和王鎮都是妻管嚴,但朱永那是疼惜妻子,王鎮是懼怕,且朱永妻子也很賢良。
娶妻娶賢的道理永遠都不會過時。
他們都是有善有惡,人性複雜。
朱見深慢慢了解後,倒不能以單純善惡來評論懲罰他的文臣武將。
不過有一點肯定,他們觸犯大明律法,傷天害理,那朱見深定是不饒。
說完秧苗朱見深道:“今年荊襄之地,各府縣要悄悄的屯糧,轉移到朝廷安全糧倉,否則到五月流民爆發,會毀於一旦。
流民定會爆發,且也來不及緩解這件事,只有先鎮壓,再安撫流民,各官府提前備糧食藏好,到時百姓才有賑災糧。”
彭時,劉吉,商輅,李賢,朱永都愣了,異口同聲道:“陛下,荊襄如今安定,怎麼會有異常。”
這陛下怎麼又胡說,這事兒不可能的,總之他們並不同意,認為荊襄絕對不可能有流民叛亂。
朱見深也很無奈,若是他自己早早穿越到天順朝,那荊襄,廣西都是可以緩解,但目前來不及,這禍亂因為土地原因,百姓吃不飽飯,醞釀到今年必定爆發。
史上持續多年的叛亂,怎麼可能一朝一夕就制止。
他能做的,就是準備好,讓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而不是措手不及。
至於朝臣如何認為,那就是他們的事。
百姓糧食珍貴,到時候叛亂可是什麼都會毀的,就算朱見深今年開始改進糧種,肥料,但總得經過一年才能長出來吧。
不可能今兒種,明兒立刻糧食滿倉的事,那是仙俠。
關於這件事,眾人又僵持著,直到晌午時分,朱見深稟退朝臣,回到寢宮去午睡了。
昨天一夜沒睡,白天補覺,睡醒後就是晚上亥時,又拖到膳房守夜的人也離去。
朱見深想起昨夜的飯菜,便等到子時才過來,皇帝吃個飯也不自由,御史就跟著噴噴噴。
子夜後,王皇后便領著宮女過去烹了幾道小菜。
待四菜一湯做好,膳房的垃圾又是懷光賣嘴不幹活。
若是朱見深知道,定會說,見過民間有賣屁股的,沒見過太監賣嘴的。
萬貞兒顧不上去酸帝后兩人事,畢竟她還要派人打掃乾淨膳房。
朱見深填補了自己的胃,越看越覺這皇后其實也不錯,燭光之下,佳人紅唇欲滴,走到王皇后身邊,握住麗人的手道:“今晚,朕留下。”
這意思,眾侍女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