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陛下很合格(第1/2 頁)
乾清宮燈火通明,朱見深將下面官員與百姓簽訂的無償耕種皇莊,但土地歸皇帝所有的文契收好。
“朕這裡,是那宛平縣抄沒韋興那部分,貞兒你的呢。”
“陛下,奴婢這裡是北直隸罷免官員的,抄沒的土地,通政司送上來的文契。”
文契格式都是統一的內容,抄沒土地都被歸為皇莊,無償給百姓使用,不許百姓私自買賣之類。
“算上樑芳,錢能,尚銘,還有皮兒馬黑麻的土地,共分多少戶?”朱見深問道。
“東廠與錦衣衛這兩天共送上來京城周邊的得地百姓,三萬六千戶,其他北方各省的田地還在分用,兩個月內應該可以,將三十四萬八千六百三十二畝皇莊分出去。”
朱見深點頭:“路程遠,送來的自是慢些,你現在親自將這些用裝訂成冊子,防蟲防潮收集好。”
萬貞兒道:“陛下放心,都是用的桑皮紙,這次每家每戶分地報的人數和田地都有真實記載。”
朱見深是肉疼的,畢竟幾十萬畝土地他派人考察發現,都是良田,這些良田十分好。
三分大的地種的莊稼可低貧瘠地區一畝地的產糧。
別人家的主角都是圈地,到了自己是分地……分吧,好在大明萬里江山比幾十萬畝良田更有吸引力。
做人嘛,格局大些。
大不了今後在後宮和其他上面多醉生夢死些,去打外面擴張土地。
萬貞兒出去時,朱見深又叮囑她去司禮監,讓那些太監抄寫時,多寫幾個錯別字,最好配上圖,用民間最普通的紙。
“陛下,袁指揮求見。”
“宣。”
袁彬看了眼朱見深,有些遲疑著說道:“陛下,臣已從禮部將曲阜孔家相關文書帶來了。”
朱見深點頭,道:“念!”
“是,經查。洪武三十年至天順八年,孔家有廳堂、樓、房五百六十三間,九進三路。
且學朝……堂六部在家設六廳,分為管勾廳、百戶廳、典籍廳、司樂廳、知印廳、掌書廳。”
朱見深繼續聽著,心中大致有了判斷。
明朝一年祭祀孔子五十多次。
分為春、夏、秋、冬,四上丁、四仲丁、八小祭、祭日。
每月的朔、望,甚至二十四節氣等都要祭祀。不同祭祀不能相互代替,祭祀規格非常繁瑣。
財物浪費更是不可勝數。圍繞祀典奔波的人員眾多。
專為孔家做事的戶人,喇叭戶,點炮戶、屠宰戶、燒水戶、運冰戶、運鹽戶、笤帚戶、牛戶、肥肥戶、羊戶、棗戶、青菜戶、豆芽戶、船戶……
大明兩京十三省,每每遇到春秋祭孔子,教官生員逼取祭儀擾民。各府州縣定其儀:肥肥每隻重七十斤,山羊每隻重二十斤,綿羊每隻重三十斤。其餘品物不繫出產者,鹿、兔以羊代,榛、慄以土產果品代。
祀典對祭品的要求極為苛刻。
鰝魚、菱、茨必須由昭陽湖中的船戶,按照重量、顏色、形狀、等要求及時送到。
祭用牛,體壯全身黑色,不許有一根雜毛。
專司貢獻祭祀用牛的牛戶一般多要花費多年時間四處尋找。
孔家祀典的豪奢費用,最終也是百姓所付出。
袁彬看到朱見深臉色越來越黑。
“洪武年,定給祭田二千大頃,歲收其租入,以供廟祀,餘悉為衍聖公廩祿。
……永樂五年二月,又賜贍廟田七十三大頃,正統四年八月,戶部奏準,存佃戶五百戶,湊人二千丁,專以辦納糧粒,以供祭祀。”
朱見深道:“你繼續念!”
明朝一大頃等於三市頃,一市頃約等於如今的1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