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2 頁)
一位名叫科格魯杜的西班牙傳教士曾留下關於烏斯馬爾城盛大宗教儀式的記載,地點是在&ldo;賢者之居&rdo;塔頂的神廟裡,他寫道:&ldo;主祭司手拿一把又寬又大的隧石砍刀,另外4名祭司抓住犧牲的四肢,主祭司熟練地把刀插進犧牲的肚子,然後迅速地劃開肚皮,用手掏出心臟。然後,他把屍體踢下臺階,屍體一直滾到金字塔的底部。&rdo;
烏斯馬爾的廢墟使尤卡坦半島籠罩上一層神聖而又神秘的超自然氛圍。西班牙人到達時,城市已經無人居住並且廢棄多年,但它仍有無窮的魅力讓人浮想聯翩。瑪雅人自己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卻建造了氣勢恢弘的城市與裝飾華麗的嚴整建築。原始的異教儀式和崇高的科學,在這個極度推崇抽象思維的文明裡共存。瑪雅人不願遠涉重洋,也不想奔走他鄉,群星閃爍的天空才是他們自在的天堂。西班牙冒險家來自另一個崇尚實用主義的文明,並且被土地牢牢束縛著。
這些征服者只對財富、土地和耕種土地的奴隸感興趣。瞭解新知識、與這個他們認為低等的世界和諧相處對當時的征服者來說毫無意義。因此,他們根本沒有興趣瞭解烏斯馬爾,因為初看上去,這裡沒有他們要尋找的黃金。面對某個輝煌壯麗、風格獨特的古建築,鄙俗的西班牙人卻無法為它找到合適的名字,只好叫它&ldo;尼姑庵四方院&rdo;‐‐因為它的佈局和修道院的迴廊有些相似。而實際上那是一座代表了&ldo;皮克時代&rdo;最典型建築風格的總督府,擁有寬敞的庭院和莊嚴肅穆的浮雕門欄。
遺憾的是,今天的人們對精深的瑪雅文化知之甚少,因為用高雅而艱深的象形文字寫成的瑪雅史書幾乎都被大火燒毀了。學者們依靠倖存的少數文字才得以重建瑪雅文化古老而迷人的世界,而烏斯馬爾的古怪廢墟又為重現歷史提供了最佳舞臺。
第四節:帝王之都
西班牙人侵入尤卡坦後來到了瑪雅人最重要的聖地&ldo;奇琴伊察&rdo;,一個繁榮於公元5世紀的帝王之都。瑪雅人在這裡用石頭建造了數百座建築物,它們高大雄偉,雕有精美的紋飾,是古瑪雅和託爾特克文化的代表性遺蹟,一條柏油馬路將這個千年古蹟分成兩半。古城中的建築群包括&ldo;總督府&rdo;、&ldo;修女宮&rdo;、&ldo;戰神廟&rdo;、&ldo;虎廟&rdo;及龐大的金字塔。這些建築物的外牆、門框、石楣上都布滿了精雕細鑿的羽蛇浮雕,其用料之細、形象之華美和勻稱,均超過了原來南部瑪雅文化的建築,甚至連今天的建築學家都驚嘆不已。
在瑪雅人眼中,行星和天空才是他們的嚮往之物,他們狂熱地研究它們、讚美它們、尋找它們的執行規律。瑪雅人因此建造了許多聳入雲霄的宏偉建築。被稱為&ldo;螺旋塔&rdo;的奇琴伊察觀象臺在瑪雅建築中獨一無二,它是一個建在兩層高大平臺上的圓形建築,屋頂呈半球形,整個塔就像一個巨大的蝸牛殼。塔內有螺旋式樓梯通向塔頂的觀象臺,塔壁上還開有精心設計的8個視窗,由此觀察天象。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時的瑪雅人既沒有金屬工具,也沒有牲畜,完全憑雙手建造這些巨大的建築。事實上,瑪雅人知道圓並且精通與之有關的數學應用,但他們卻不知道作為&ldo;圓&rdo;最古老、也是最實際的一種應用:車輪。
和其他早已廢棄的祭祀聖地不同,奇琴伊察依舊繼續著瑪雅人的宗教活動和祭祀儀式。為了取悅天神,儀式上甚至使用活人做犧牲。但瑪雅人的血腥儀式自有它的道理:透過供奉動物和人做祭品和犧牲來保證社會的繁榮,維持自己同宇宙的和諧。
被稱作&ldo;恰可摩爾&rdo;的雕像擁有奇特的造型,似乎是一位仰坐在神廟空地上的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