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第1/2 頁)
幾千年來,沙漠民族憑著對這片土地的瞭如指掌,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辛勤耕耘,繁衍生息,他們一直是這裡的主人。古時充滿傳奇色彩的商隊和國王,在沙漠中開闢了無數條道路,在這些古老商路上穿行,有探險家、英雄和商人。這些人長途跋涉、生活在無盡的沙漠裡,追尋著信仰的天堂與財富的榮耀。
約亙擁有古老的文明,自古以來就是連線東西方的門戶,成為基督教與伊斯蘭文化的分水嶺和交匯點。悠久的歷史和民族稟性令它與眾不同,它令人稱奇,既有古老雄渾,又有現代風韻。風雨滄桑和歷史沉浮在約亙這片土地上雕刻出令人驚嘆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亞喀巴灣的迷人景色和萬迪&iddot;魯姆奇異的沙漠風光讓人神往。西部的&ldo;國王之路&rdo;像一條鑲嵌著珠寶的彩帶,眾多歷史名城鑲嵌其間。沙漠上空那平鋪天際的雲層在歷史中緩緩移動,起伏的沙丘留下它巨大的影子‐‐此處的天和地彷彿在亙古的靜默中面面相覷,共同凝視著遠古時神明指引的聖地。
第一節:生命的港灣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東西方的分界線雕砌成了大裂谷,這條狹長的谷地從約旦河延伸到死海,然後又折向萬迪&iddot;阿拉巴,一直到達紅海岸邊。它是兩個斷層帶之間的裂縫,卻是連線東西方的樞紐。它的西面是以色列和地中海,東面則是阿拉伯世界,約旦河東岸的高原屬於沙漠和遊牧民族,那裡是貝都因人的王國,漫漫黃沙的世界。
古時,滿載香料的駱駝群和商隊在貝都因人的指引下,無數次從這片裂谷地帶穿過。那些遊牧民族似乎得到未知神的眷顧,從不會在沙海中迷失方向。與那些穿過紅海而來的西方商船一樣,陸地上的商隊也將目的地定為亞喀巴(aqaba )。這座城市在南部與沙烏地阿拉伯接壤,北部則連線著以色列,而與之隔海相望的是古國埃及。
歷史悠久的亞喀巴城一度被羅馬、歐洲十字軍和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征服。伊斯蘭教興起時,這裡成為敘利亞、埃及和馬格里布地區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聖的會合地。由於控制著亞喀巴灣,現在的約旦王國能向在港口停泊的船隻徵收一筆可觀的關稅。崎嶇起伏的山巒環繞著約旦唯一的港口,商人們在這裡重複古代的交易,穿梭於東西方之間,恰如兩種文化約定成俗的親切會面。這裡還擁有世界上最純淨美麗的海灘,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
《創世紀》中提到的&ldo;國王之路&rdo;始於亞喀巴,幾個世紀之後,昔日的羊腸小道變成了蜿蜒的瀝青公路。古時候,它是沙漠裡的交通要道,無數貨物和旅客都要取道這裡,這其中也有那些到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進行朝聖的穆斯林。對每名穆斯林來說,去麥加朝聖是他們神聖的義務。在約旦的歷史上,有些人為了信仰和金錢不惜訴諸武力來爭奪這條道路的控制權,但它的真正主宰始終只有貝都因人。他們不受任何約束,既可以成為保護商隊安全的衛士,也能夠變成商隊財物的劫掠者。這是一個不受約束的民族,沙漠是他們唯一的牽掛和歸宿。和約旦其他地區一樣,沿&ldo;國王之路&rdo;旅行時,淡水是人們搜尋的最寶貴財富,只有在最隱蔽的石縫裡和陡峭的岩石間才能找到。屬於喀斯特地形的萬迪&iddot;阿布吉布似乎最能提供這種便利,大自然在群山中侵蝕出一條氣魄懾人的深谷,為枯燥的沙漠旅行獻上蘊含生機的壯麗風景。
第二節:死亡之海
離開&ldo;國王之路&rdo;的商隊會走向約旦唯一的肥沃谷地,對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約旦河谷首先是一個奇蹟,那裡草木繁盛,支撐著沙漠王國動盪不安的歷史。河水在柔緩、圓潤的河道里靜靜流淌,形成一道非同尋常的,靜謐而優雅的風景。擺放在集市上待售的農產品把商隊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