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陸依依去京都(第2/3 頁)
知道是這樣,當初還不如像陸小蘭一樣,走出去。
想到這裡又痛恨父母,鼠目寸光,貪圖姚家正支那筆聘禮,若是退還了聘禮,這個親事作廢,自己趁著年輕也去京都……
自己再有雄心壯志,如今也老了,唉,棋差一招。
她不甘心吶。
姚思源應該已經到了京都了吧,若是他真能把東陽侯夫人殺了,自己再作證,他就是因為黃金轉運一事被查,心懷怨恨才動的手,把責任全推到他一人身上。
殺人償命,他死了,自己就是失了自家男人,無依無靠的女人。
一個無依無靠的可憐女人想求得一點庇護,應該不那麼難吧。
什麼鐵石心腸的人才捨得袖手旁觀?那時東陽侯又沒了夫人,自然也不需要顧及太多,也許自己還有機會?
想到這裡她又有點後悔丈夫走的時候,應該竄掇著二狗拋下家裡陪著他一起去。大柱可能也行。
二狗是向著自己的,又向來能說會道加胡攪蠻纏,若是有二狗或大柱陪著姚思源,一路上和他說自己受的委屈,也許丈夫一到京都就會想盡辦法宰了那個女人。
可現在是他那個好朋友鞏元良陪著去的……
那個男人向來不喜歡自己,也不大好糊弄。
陸依依不知是應該認命,還是應該發起人生最後一次衝鋒。
她心裡七上八下的時候,大嫂也做出了改變。
全家人再聚在一起聊那些鋪子和生意的時候,大嫂搬了個小板凳坐在旁邊,她的手上依然在幹活,鞋底子被她納得厚厚實實的,但她也沒漏了,聽他們在說些什麼。
只是吵吵嚷嚷的商量了一晚上,每個人似乎都有鴻圖大志。大嫂沉默的聽著,心裡卻漸漸的生出幾分不贊同來。
直到最後眾人困了,要散了的時候,大家才注意到了她。
陸依依向來瞧不起這個大嫂,見她也跑來聽,便故意問了一句:“大嫂也聽了一個晚上了,有什麼想說的?”
大嫂是個老實人,雖然知道她說出來的話不中聽,但還是鼓足勇氣講了出來。
“我覺得咱家不適合做生意,已經盤下來的鋪子租給別人做吧。另一個還沒有買下的就不要買了,還是置良田比較好。”
這話一說出來,本來一個個犯了瞌睡要散了的人,突然都精神了,大嫂被全家輪流罵了一遍。
各種嘲諷指責撲面而來,好幾個人的手指頭都戳到了她的臉上。
大嫂低著頭坐在那個小板凳上,彷彿犯了大罪的人再也抬不起頭來。
她不明白為什麼婆家的人一直覺得她蠢,總是罵她蠢笨,是因為她沒有那些壞心思嗎?
在孃家的時候,哪怕嫁過來在村裡,或是搬到這裡,鄉親、鄰居都會誇她聰明,說她心靈手巧。
一個人若是學什麼很快,事情又能辦得又快又好,怎麼就是個蠢的呢?
但婆家所有人除了小蘭都認為她蠢笨,甚至在二十年裡漸漸所有的人都到老宅裡當差,唯獨留下了她。
開始讓她一個人帶著兩房的孩子們,後來好不容易把孩子們養大了,一個個也進了東陽侯府老宅裡當差。
而她漸漸成了全家的丫頭,仍然被留在家裡照看著這個家,做飯洗衣種菜養雞,拆洗被褥準備年節的家宴打掃,替家裡人跑腿送東西,照顧病人。
一大家子回來都等吃等喝,但所有人都覺得她是個吃白飯的,可他們每個人賺的錢沒有人想過要給她一個銅板。
她若想自己手上有兩個活錢,依然要靠賣雞蛋、賣菜、賣果子來貼補。
在陸依依看來,大嫂確實就是個蠢的,察言觀色都不會,說話都不會,可不就是個蠢的!
可看著這一大家子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