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5 頁)
戟的鋒尖,處於死地而能活下來。可見命善祿盛,碰到災禍,是不會受到危害的。歷陽的城中,長平的坑中,其中肯定有命善祿盛的人,一夜之間同時被水淹,活埋而死,這是遇到滅頂的災禍,就是命善祿盛的人也無法能避免。比如像水火相互交替,水多可以勝過火,火大能夠勝過水。遇,就是遇上其君主重用他。即使有好命和旺盛的祿命,不遇上知己的君主,他就得不到體現。幸或不幸,是說碰巧得到好壞不同的結果。有罪能脫身,是幸;無罪被拘禁,是不幸。被捉拿拘禁不久,就蒙赦令得以出脫,這是命好,命祿旺盛,夭折的災禍不能傷害。偶,是說事奉君主能得到重用。用正道事奉君主,君主喜歡其意見,就重用這個人,這是偶;所作所為與君主的好惡不合,就被斥退貶謫,這是不偶。斥退貶謫不久,被上司召回任用,這是命好,命祿旺盛,不偶的禍害無法滯留。所以、遭、遇、幸、偶,有的與命祿一致;有的則與命祿相反。遭遇幸偶,由於命中註定於是就因此得以實現,這是與命善祿盛相一致的;遭遇碰上不幸和不偶,於是就因此失敗和受損,中途不能順利實現,由富貴轉為貧賤,這是與命善祿盛不相一致的情況。
【原文】
6·6故人之在世,有吉凶之性命(1),有盛衰之禍福(2),重以遭遇幸偶之逢(3),獲從生死而卒其善惡之行(4),得其胸中之志,希矣。
【註釋】
(1)性:疑是衍文。上文有“性有善惡,命有吉凶。”可證“性”不得言吉凶。(2)禍福:疑“祿”之誤。本書《命祿篇》有“吉凶之命,盛衰之祿”,語意正同,可證。
(3)以:由於。
(4)根據文意,疑“生”後脫一“至”字。卒:終於完成。
【譯文】
因此人在世間,命有好有壞,祿有興盛之日也有衰微之時,再加上有遭、遇、幸、偶的遭遇,能得以從生到死始終保持自己善惡分明的操行,實現自己胸中抱負的,實在是太少了。
無形篇第七
【題解】
本篇王充著重論述人的形體跟壽命的關係。他認為,人的形體和壽命都是承受天的正氣同時形成的,只是承受氣的厚薄有不同,所以形體與壽命有大小和長短之分。正常人一旦具有生命,形體和壽命就已經固定,它們相互依存,從生到死不會再改變。動物界蠕動飛行的蟲子能變化,是因為它們本性所致,但不因此而能增加壽命。希望人像它們那樣能變化形體,無意乎想讓人成為短命的動物,這不是人們所希望的。至於修道服藥可以改變人的形體,成為“體生毛,臂變為翼,行於雲”而“千歲不死”的仙人的說法,王充認為,那是妄言,不可信。
【原文】
7·1人稟元氣於天,各受壽夭之命,以立長短之形,猶陶者用土為簋廉(1),冶者用銅為柈杅矣(2),器形已成,不可小大;人體已定,不可減增。用氣為性,性成命定。體氣與形骸相抱(3),生死與期節相須(4)。形不可變化,命不可減加。以陶冶言之,人命短長,可得論也。
【註釋】
(1)土:疑“埴”的壞字。下文有“陶者有埴簋廡”可證。埴(h0直):粘土。簋(gu!鬼):古代裝食物的器皿。廉:疑係“廡(廡)”之形誤。下同。廡(w(伍):通“甒”(w(伍),古代裝酒的陶器。
(2)柈(p2n盤):通“盤”,盤子。杅(y(魚):同“盂”,盛水的器皿。
(3)骸(h2i孩):軀體。形骸:指形體。抱:存。
(4)期節:期限。這裡指命中註定的壽限。須:等待。這裡是等同,一致的意思。
【譯文】
人從天那兒承受了元氣,各自接受了自己的壽命,形成了高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