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而來,本來先往河內躲上一陣子的想法。卻不想此時董卓大軍正自從河內而來,再相撞見,哪還有那幫子閹人的活路,早被董卓門下那幫子西涼人一刀一個通通串了人型葫蘆去了。
史記載:漢中平六年,十常侍作亂,殺大將軍何進,挾天子與陳留王於北芒山,幷州刺史董卓迎帝駕於北芒。時帝年十四,陳留王年九歲。
野史載:初卓與帝語,語不可了。乃更與陳留王語,問禍亂由起;王答,自初至終,無所遺失。卓大喜,乃有廢立意。
第二更到,董胖子跑出金鑾殿,大吼一聲:金磚,收藏,推薦在哪裡!統統與本丞相交出來!!
………【三十八 妄議】………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少好俠,以勇武聞名於西涼,性粗猛而有謀斷,從中郎將張奐平幷州羌起家,領漢陽,隴西,定定,北地,上郡,西河羽林軍,稍後遷為羽林郎,後因作戰勇猛,因功遷為廣武令、郡守北部都尉、西域戌已校尉,直至河東太守。至此,董卓可謂平步青雲。
中平二年,公元一八五年。副車騎將軍皇甫嵩征討北地先零羌、湟中義從和金城人邊章、韓遂,后皇甫嵩因之前得罪宦官,於其年秋征還,邊章、韓遂等遂愈猖獗。後朝廷又以張溫為車騎將軍,統兵十萬,督董卓等平叛。十一月,董卓、鮑鴻大破韓遂、邊章,斬數千。後討先零羌,諸軍皆敗,唯董卓獨全師而還。
中平五年,帝室生毒咒,遂用大司農王允計,徵西涼刺史董卓為少府,敕以營吏士屬左將軍皇甫嵩,諧行在所。時董卓屯兵河內,用其軍師李儒計,上言:涼州擾亂,鯨鯢未滅,此臣奮暛命之秋。吏士踴躍,戀恩念報,各遮臣車,辭聲懇惻,未得即路也。輒且行前將軍事,盡心慰恤,暛力行陳。”
中平六年,董卓屯兵河內,養西涼勁卒十萬眾,朝庭恐慌,復下召以董卓為幷州牧,又敕以吏兵屬皇甫嵩。卓覆上言:“臣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樂為國家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州,效力邊陲。”卓再違詔敕。
(本人估計,當時向何進進言招四方諸候進京清君側的,並不是袁紹,而最有可能的當以李儒為最。因為當時天下各地有實力能進京勤王的也就那麼幾個人,董卓算一個,丁原算一個,幽州劉虞,荊州劉表,益州劉焉都能算上,當然其它還有公孫瓚,青州刺史龔景,兗州劉岱都能算上,但離得司隸近的,朝兵夕即能至的,當屬董卓和丁原及劉岱三人莫屬。丁原是大漢死忠派,皇帝要他進京他就進,要他回幷州他就回,這種完全沒有野心的諸候,當然不需要這種進京的機會。而兗州的劉岱確是正兒八斤的皇親國戚,也不會需要這種謀劃來找藉口進京,唯有董卓,窩在河內,動機最為合適。
屢抗聖旨不尊,屯重兵於河內,早有不臣之心,更何況,靈帝剛掛,主持朝政的只能是陳留王和弘農王兩位皇子,兩皇子都是未成年,此時不入京獨霸朝綱更待何時。)
董卓初入洛陽,步騎不過三千,而收降司隸諸郡兵、禁衛諸軍遠遠多於董卓軍,董卓由是懼怕,遂尊軍師李儒計,每隔四五日間則夜遣兵出四城門,明日陳旌鼓而入,宣言云“西涼兵復入至洛中”。此鐵樹開花之計,確是無人知之,京師之人皆謂卓兵多不可勝數。京師恐慌。
誠如是,董卓在京可謂一家獨大,然終究是西涼偏鄙之地,又兼是一武夫出生,多為朝堂士家所不喜,董卓行事多有絆羈,董卓常暗自惱怒,遂暗地裡收買太僕伍瓊以及太師楊彪,又威逼利誘網羅一批奸邪小人為之羽翼。採納軍師李儒計,大肆起用靈帝朝時黨錮之亂中慘遭幽禁計程車子,一時間幽禁之士盡皆復起、天下沸沸。爾後又以天久不下雨致天下大旱為由,策免司空劉弘而自代之,額俄遷太尉,假節鉞虎賁。
卓既率精兵來,適值帝室大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