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是你啊!」(第2/5 頁)
」
「一旦出征,相應補貼翻兩倍,就是軍餉了。若是有戰果,戰後也能受到獎賞。」
眾人聞言,都覺得八旗制度很符合人口少的岱山島,
靖海軍畢竟是海上勢力,能搞到多少人口?今後很多年,人口都不會增加太多。
這就是最大的短板。
小節帥搞出來的八旗制度,能最大限度的在人口稀少的情況下,激發最大戰力。
若是小國這麼幹,就能威脅到大國啊。
張合想到一個問題:「這好是好,可如此一來,那就是兵民不分了,還有常設兵馬麼?沒有常備兵——」
朱寅笑道:「張大哥問得好,其實就是八個字:番上值守,輪班戍衛!」
「八旗各自抽調兩百兵披甲,共一千六百披甲,作為番上成衛,三月一輪班。」
「這一千六百披甲,分為岱山營丶衢山營丶秀山營丶牙衛四部。每營五百披甲,牙衛一百披甲。」
「所有戰船,也分屬三營。三營巡防諸島,是應急兵馬。」
「至於牙衛,這一百人就是守衛節度府,保衛節帥丶留後等將帥的安危。」
「這番上輪成的一千六百披甲,就算平時的常設兵馬。但這一千六百人,又不是同時一起替換,還要分批替換-—」
「要保證每個月都有出營,也有入營。除了輪戍者,其他人就半農半訓。」
「一旦遇到突發戰事,之前輪戍過的人立刻返營,各營兵馬就能暴漲。」
向來細心的張不由點頭,「還是節帥想到的周到。如此一來,耕戰兼顧,
可保無虞。」
「那麼不值守的人,該怎麼安排訓練?」
朱寅道:「除非農忙時期,否則三天一訓。」
眾人點頭。三天一訓,不多不少,卻是正好。
可見節帥考慮的很周到。
朱寅對古代軍事也有了解,又看過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看過努爾哈赤練兵,很有體會。
不瞭解古代練兵的人,總是想當然的以為,軍事訓練應該像後世現在軍隊那樣,每天高強度的訓練,這樣就能出精兵了。
這是個很大的誤解,實在想的太簡單。
古代軍隊訓練的核心是大操(軍陣)和體能力量,再加耐性訓練。需要消耗的能量很大。
就說訓練軍陣大操,需要長距離的移動,類似於踢足球。根據旗幟指揮變換,穿著甲冑丶拿著兵器不斷跑位。
更別說騎射訓練和自刃戰訓練了。
訓練海戰,漿手要高強度的划船增加動力。帆手要不斷拉動纜繩,調整巨大的風帆。炮手要不斷調整沉重的大炮,搬運炮彈都是重體力活啊。
在古代的營養條件下,若是每天長時間訓練,會把人越練越瘦,氣血越練越虧。
就算碳水容易補充,微量元素也不容易補充。
除非能做到營養攝入多元化,米麵肉食丶奶蛋蔬菜供應足夠。古代基層怎麼可能做到?
明軍最精銳的九鎮邊軍,規定每日口糧平時才一升,戰時才一升半。這還是滿額,實際上還沒有。
即便不是滿額,軍糧後勤壓力也讓明廷難以承受,只能靠商人輸糧。
這就是為何古代精銳要養。在古代戰場環境下,沒有的戰士,耐力和體力就不行,很容易拖死。
當然,訓練鬆弛就更不行了。
所以在古代練兵,需要掌握一個度。
不過,朱寅還是想打造一支全天候訓練丶冠絕天下的真正精兵。
但不是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等到他能提供足夠的營養條件,再幹也不遲。
起碼也要一年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