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獵手(第2/4 頁)
。掌握了這些資訊的駕駛員如果沒有消滅預期數量的敵人,就不會輕易放鬆警惕。
“看來不買個隱身模組是不行了。”
張志豪無奈地嘆了口氣,決定遵循自己的直覺。這個問題一直在他心頭縈繞,驅使他去填補這個漏洞。他退出了設計介面,轉向辦公桌上的終端,啟動《鐵血精神》並訪問了二星級市場的部分。他無視眼前的所有其他裝備,將注意力集中在隱身元件上。
在市場中,針對讓機甲避開他人感知的各種隱身方案應有盡有,雖然沒有一個是完美的,但每一種都價格不菲。
粒子噴射器是最便宜的選擇。它的工作原理是向空中拋灑一批特殊粒子,使其擴散開來,用虛假讀數淹沒對手。微粒中內建的專業錨定機制允許它們在空氣中長時間懸浮。
但這種方法的問題在於,它不分敵我。如果你向空中釋放大量垃圾資訊,很可能會導致自己和隊友被矇蔽。同時,這也幾乎是在向敵人宣告你的存在,你正潛伏在附近,渴望接近他們然後發動攻擊。此外,儘管這些粒子具有錨定功能,但在某些情況下仍會隨風飄散,很容易被吹走。
另一種隱身選項是採用主動感測器對抗措施,如電子戰(Ecm)系統。這類系統有多種型別,有時能同時實現多項功能。它們可以釋放噪音干擾某些遠端感測器,或者在遠處投影一個假目標機甲,甚至在一個小區域內製造多個相同的影像,讓敵人誤以為是一大群機甲。
張志豪對Ecm系統並不陌生,在他的塞拉芬和幻影機甲中就曾使用過此類技術,它有助於提升這些機甲的規避能力。“八角籠”在遭受攻擊時也十分依賴規避戰術,因此Ecm系統同樣對其有所幫助。
然而,Ecm系統也有其侷限性。更強大的模組會消耗大量能源,並不能欺騙所有型別的感測器,而且全功率開啟Ecm本身就可能發出訊號,引起未察覺對手的警覺。此外,Ecm也無法對付諸如測量地面振動等特殊感測器,最後一點,敵方駕駛員可能會選擇不依賴機器,而是利用自身感官觀察戰場。
第三種隱身方法是使用專門的塗層或裝甲。透過在外層包裹一層能夠抑制訊號反彈回對手感測器的材料,可以使機甲悄無聲息地移動而不被敵人發現。
但與前兩種選項一樣,這種技巧無法抑制聲音、振動等其他訊號。選擇隱身塗層或裝甲還意味著放棄了更多耐損傷的選項,例如許多駕駛員喜歡購買的一種特殊反射塗層,可以略微抵消來自鐳射的傷害。
誘餌、Ecm和隱身塗層這三種選項代表了當時隱身技術有限的進步。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出現了更多複雜的解決方案,但由於它們更高的星級等級,張志豪無法獲取這些技術。
“‘八角籠’不是破壞者,儘管它可以扮演這個角色。”
兩者在角色定位上有重要區別。破壞者通常避免正面衝突,主要在敵後線打擊關鍵基礎設施節點。而“八角籠”則專注於密集複雜環境中的純戰鬥。它需要的是輔助其更好地消滅敵人的手段,而非完全避開探測的方法。
“看來在這幾種方案中,粒子噴射器最為合適。”
粒子噴射器雖然受限於單個機甲所能攜帶的粒子數量,但發射器本身相對低端,幾乎可以安裝在任何位置。除了載荷容器外,它的重量極輕,能耗也非常低,對機甲效能的影響最小。如同導彈發射器一樣,真正的技術在於其所搭載的粒子負載,而非發射方式。可發射的粒子在密度、永續性、風敏感度等方面各不相同。
在所有可用的選擇中,張志豪挑選了一個持續時間較短但在較大區域內效果顯著的模組。當他購得著名的瓦爾哈拉粒子噴射模組第一代後,花費賬戶減少了30萬光輝幣。許多尋求戰場干擾手段的虛擬機器甲也選擇了同樣的粒子噴射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