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加封眾將,決戰鄴城(第2/2 頁)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為漢興王朝的繁榮與昌盛而奮鬥。我們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天下的統一與和平。”
公元245年3月,春寒料峭,中原大地籠罩在一片肅殺之氣中。鄴城,成為橫亙在漢興大軍一統魏國之路上的巨大障礙。
漢興大軍壓境,黑雲壓城城欲摧。王志偉立於中軍大帳前,望著遠方那座巍峨的鄴城,此戰,關乎一統魏國的程序,不容有失。
“鄧艾、楊衛國聽令!”王志偉的聲音響起,兩位將軍應聲而出,鎧甲鏗鏘,眼神炙熱。“你二人各領精兵一萬,鄧艾將軍從東門突襲,吸引敵軍主力;楊衛國將軍則率部繞道西門,尋機破城。我親率中軍,隨時策應。”
兩位將軍領命而去,三萬蜀軍迅速分兵兩路,如同兩把鋒利的匕首,悄無聲息地逼近了鄴城的咽喉。
隨著漢興大軍的不斷逼近,鄴城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糧草短缺、士氣低落、援軍無望……種種困難接踵而至,讓這座孤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李虎和他的同僚們依然沒有放棄。他們動員全城百姓,共同抵禦外敵;他們修繕城牆,加固防禦。
李虎深知漢興軍勢大,正面硬拼難以取勝,於是決定採取“圍魏救趙”之計,派遣精銳部隊襲擾蜀軍糧道,企圖在漢興軍後方製造混亂,迫使其撤軍。
漢興大軍勢如破竹,逼近鄴城之時,突然傳來訊息,負責押運糧草的軍隊遭遇不明勢力的襲擊,損失慘重,糧道告急。
王志偉聞訊,面色凝重,立即召集鄧艾、楊衛國商議對策。鄧艾提議:“護漢王,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若糧道不保,我軍危矣。我願領一支精兵,速解糧道之圍。”王志偉點頭應允,並叮囑道:“此去兇險,務必小心。”
鄧艾不負眾望,率領五千精銳,趁著夜色掩護,對襲擊糧道的魏軍進行了突襲。戰鬥異常激烈,雙方短兵相接,火光沖天。鄧艾親自上陣,勇猛無比,一槍將敵將刺於馬下,士氣大振。經過一番激戰,終於擊潰了魏軍,奪回了糧道控制權。楊衛國則率部在鄴城城外佈下疑兵,迷惑魏軍,使李虎不敢輕易出城迎戰。
漢興大軍糧道失而復得的訊息傳來,李虎心中五味雜陳。僅憑一己之力難以抵擋漢興大軍的鋒芒,而周邊諸侯雖答應聯手,卻各懷鬼胎,遲遲不見行動。
面對內憂外患,李虎不得不做出艱難抉擇。他召集所有將領,宣佈一個大膽的計劃:“我們不能再被動防守,否則將被困而亡,必須主動出擊,利用鄴城堅固的城防,誘敵深入,再一舉殲滅之!”
王志偉得知李虎的計劃後,決定將計就計,表面上佯裝攻城,實則暗中佈置陷阱,等待魏軍自投羅網。兩軍於鄴城下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決戰。漢興大軍利用火攻等多種戰術,配合精良的武器裝備,對魏軍造成了重大打擊。而魏軍則在李虎的帶領下,依託城防,頑強抵抗,雙方陷入了膠著狀態。
歷史的車輪終究不會為任何人停留。一次次的激戰之後,漢興大軍逐漸佔據上風。關鍵時刻,楊衛國率領一支精銳騎兵,從側翼突襲魏軍陣地,直取李虎所在的中軍大帳。經過一番激戰,楊衛國成功斬殺李虎,魏軍群龍無首,頓時大亂。
鄧艾趁機率軍發起總攻,魏軍全線崩潰,鄴城的防線被漢興大軍攻破。面對蜂擁而入的敵軍,李虎的同僚們沒有選擇逃避或投降,而是選擇最悲壯的方式——以身殉國。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魏國畫上最後的句號,也為自己贏得永恆的榮耀與尊嚴。
隨著鄴城的陷落,搖擺不定的諸侯和郡縣紛紛上表歸降,至此,魏國正式退出歷史的舞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