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吳使來蜀,聯合抗魏(第1/2 頁)
公元240年,秋風蕭瑟,落葉紛飛。吳皇目光深遠,洞悉時局,蜀魏之間的力量對比正發生微妙變化,而吳國作為三國鼎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其立場與行動將直接影響到未來的天下格局。
吳皇派遣一位精明強幹、善於辭令的使節,攜帶國書與厚禮,前往蜀國,商討聯合抗魏的大計。
使節一行,身著華麗的吳國官服,手持象徵和平與合作的信物,心中滿載著對聯合抗魏的殷切期望。他深知此行責任重大,不僅要傳達吳國願意與蜀國共抗強魏的誠意,還要就雙方合作的具體事宜進行深入的探討與協商。
他們翻越崇山峻嶺,渡過滔滔江水,歷經艱難險阻,終於在十一月下旬抵達了蜀都。 當使節一行人抵達蜀都時,正值冬日初雪,銀裝素裹之下,蜀都更顯莊嚴秀麗。
蜀國上下對吳使的到來給予了極高的禮遇,劉禪親自接見,吳使遞交國書後,劉禪安排蔣琬與吳使會談。
在蜀國宮殿的一間雅緻議事廳內,爐火正旺,驅散了冬日的嚴寒,也映照出蔣琬與吳國使節專注而熱烈討論的臉龐。窗外雪花輕舞,室內氣氛卻異常熱烈。
雙方就當前的天下形勢、魏國的威脅以及兩國合作的可能性進行了深入而坦誠的交談。
蔣琬首先說道:“此番貴國使節遠道而來,共商大計,實乃蜀吳兩國之幸。魏國連失重鎮,正是我們反擊的大好時機。然則,魏國根基深厚,非一朝一夕可動搖,需我兩國同心協力,方能成其大事。”
吳國使節點頭表示贊同,他恭敬地回應:“蔣尚書所言極是。我國陛下聞知蜀國大捷,心中甚慰,亦深感聯合抗魏之重要性。此番派遣本使前來,正是為了表達我吳國願與蜀國並肩作戰、共克時艱的決心。”
蔣琬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吾聞吳國水軍天下無敵,而蜀國山地作戰頗有心得。若我兩國能各自發揮所長,互為犄角,則魏國縱有百萬雄師,亦難擋我兩國聯軍之鋒芒。不知貴使對此有何高見?”
吳國使節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他沉吟片刻,答道:“蔣尚書高瞻遠矚,令人欽佩。我吳國確以水軍見長,而蜀國陸軍之勇猛亦聞名遐邇。我意,我兩國可先在情報上加強共享,確保對魏國動向瞭如指掌。同時,在軍事行動上,蜀國可自陸路進擊,而我吳國則可從水路包抄,形成夾擊之勢,讓魏國顧此失彼。”
蔣琬聽後,輕輕拍掌,讚道:“妙哉!此計正合我意。除此之外,我還建議兩國在物資上互相支援,蜀國可提供糧草、鐵器,而吳國則可貢獻舟船、布匹等物資,確保我軍後勤保障無憂。”
吳國使節連連點頭,表示完全同意這一提議。他進一步提出:“另外,我國陛下還希望能與貴國在貿易上加強往來,互通有無。這不僅能促進兩國經濟繁榮,更能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與理解。”
蔣琬聞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深知這不僅是軍事上的合作,更是兩國關係全面深化的重要一步。他回應道:“此議甚好!貿易往來,文化交融,方為長久之計。我蜀國願與吳國攜手,共創一個和平、繁榮的未來。”
會談期間,蔣琬向吳使闡述了聯合抗魏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並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合作建議,包括兵力調配、物資支援、情報共享等多個方面。蜀國對於聯合抗魏的堅定立場與美好願景,同時也表達了對吳國實力與誠意的充分認可。
而吳國使節聽後,深感敬佩,以同樣的熱忱與智慧,回應了蜀國的提議,雙方就如何加強軍事互信、協調作戰行動、共享情報資源等方面達成了多項共識,不僅加深了蜀吳兩國之間的友誼與互信,更為三國曆史翻開了新的一頁,為未來的聯合抗魏行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會談的氣氛融洽和諧,彷彿連窗外的初雪都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