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劍指通州(第1/2 頁)
天津衛靠海,老百姓平日裡也接觸過船幣,知道兩塊船幣相當於大明的一兩白銀。
雖然靠近京師,一個月一兩白銀的工錢在天津衛可不算低,更何況還有五斤精鹽和五十斤粗糧,這待遇可不要太好。
有人說好,自然有人說差,看著踴躍的普通民眾,剛剛出了一波血的鄉紳不免心有怨言,發給民夫的錢至少有一半是他們的。
趙贏這廝居然搶他們的錢給這群泥腿子,還有天理嗎?還有王法嗎?
心有怨氣的鄉紳自然想搞破壞,下絆子,他們對老百姓諄諄教誨:“你們這些沒眼界的,呂宋人的錢是那麼好掙的嗎?當心被呂宋人推到戰場上去送死,我這是為你好,聽話,別去摻和呂宋人的事。”
某些心大的百姓回懟道:“死就死,這年頭人命還沒有野草值錢,呂宋人先發鹽和糧,就算死,咱也能當個飽死鬼,而且呂宋人說了,萬一咱不小心在戰場上沒了,不僅工錢照發,咱老婆娃還有十塊船幣的撫卹。”
小心一點的百姓則道:“兩塊船幣呢,呂宋人說了,我們就跟在大軍後面運送物資,就算他們敗了,咱們也能跑不是。”
當然也有信了鄉紳邪的老百姓,紛紛表示還是地主老財家的活沒危險,雖然工錢少,但是累人啊!
對於外界的言論,趙贏管都懶得管,為大軍運送軍資的事情自然有南洋物流操心,他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用手中的一萬人擊敗李自成的幾十萬人。
登岸當夜,趙贏召集此次行動的主要將領開會。
參會的人員有北洋艦隊督軍使顏如龍、羽林軍督軍使鄭瑜、親軍衛指揮使陳子識、軍情司主事王旺、元帥府參謀長周銀,以及蛟龍衛指揮使李謙。
元帥府參謀司的工作人員已經把京津地區的沙盤準備好,趙贏帶著眾將圍在沙盤旁站著開會,這是呂宋軍隊的傳統。
會議開始,軍情司主事王旺先給大家通報了情況。
軍情司剛剛傳來訊息,就在呂宋大軍登岸的時候,居庸關守將唐通不戰而降,闖軍虎據京師西北,和京師之間已經沒有任何阻礙。
如今闖軍分為兩部,一部是闖王李自成率領的老營,號稱六十萬大軍。
根據軍情司的細緻分析,闖軍老營實際人口不到四十萬,其中有一半都是家屬,還有一部分是老弱病殘,一部分是新降之軍,闖軍實際能戰之兵不會超過十萬。
不過闖軍老營有一部精銳騎兵,號稱“三堵檣”,善騎射,野戰能力極強,人數八千人左右。
這是闖軍唯一能對呂宋軍隊造成致命威脅的部隊。
在這個馬克沁和坦克還沒有發明出來的年代,能和騎兵對抗的只有騎兵,可呂宋軍隊常年在南洋叢林作戰,壓根就沒有騎兵這個編制。
不過呂宋軍隊也不是沒有剋制騎兵的方法,他們雖然沒有騎兵,但是有炮兵啊!
呂宋軍隊裝備了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後裝滑膛炮,射速可達兩分鐘一發,再配上開花彈,完全不怕騎兵衝鋒。
闖軍另一部由闖軍大將劉芳亮率領,由南向北攻城掠地。
劉芳亮部號稱二十萬,實際上只有五萬人馬,能戰之兵只有三萬餘。
闖軍的戰略意圖很簡單,南北夾擊,合圍京師。
此時劉芳亮部已佔領京杭大運河北方的終點站通州府,徹底斷絕了大明王朝的南北大動脈。
王旺說完敵方形勢,羽林軍督軍使鄭瑜率先開口道:“大帥,天津衛和通州府有水路連線,我們應該先攻下通州府,一則我們的重型武器可以透過水路迅速運到通州府,為之後的決戰做準備,二則我們可以把通州府作為天津衛到京師的中轉站,若戰事不利,我們也能迅速退回天津衛。”
“通州府必須拿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