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滑輪(第2/3 頁)
就盡夠了。若是起運的東西大,要用的繩索粗,那麼溝槽自然也要做得大些。溝槽一大了,滑輪自然也就大了。
喬明瑾還記得她小時候家裡逢年過節要放鞭炮,都是由小孩子爬到樹上,把長鞭炮綁在樹上,再溜下來點。或是綁在長長的竹竿上再把竹竿支起來。放鞭炮時經常都要到處找東西綁。
後來慢慢各家都有滑輪了之後,再回老家過年,幾乎家家都有滑輪了。那滑輪就固定在房前屋後的樹上、枝杈上,一端繩子在滑輪上面,另一端繩子則綁在樹身下面。
要用的時候就解開綁樹上的繩索,把另一端繩索放下來,然後再把鞭炮綁上去,再把繩子一拉,那鞭炮就掛上去了。
省心省力,還不用每次都到處找東西或是爬樹了。方便得很。
這要是把滑輪做出來,到時把木樁子一綁,再拉繩索,那木樁子不就起出來了?
雖然沒有機械手或是起吊機方便,但也算是借力的好工具了。
何父等人看了都嘖嘖稱讚。
看向喬明瑾的目光都有些不一樣了。都說還是要讀書,識多斷字的人就是懂得多。
讓喬明瑾有些汗顏。
這是前世用的槓桿原理,隨處可見的東西。只是放到這個時代倒讓人覺得無限神奇了。
雲錦拿著圖紙看了又看,還看到喬明瑾在滑輪旁邊畫的如何使用的圖樣,大感興趣。
興奮地問她能不能把它做出來賣。
讓喬明瑾聽了一愣。
她倒是沒想過要做這個東西出來賣。只是因為看著挖樹樁的村民起運木樁子辛苦才想出的法子。
不過這要是能做出來賣,好像也不錯。
這年頭沒什麼工具,很多場所都應該能用到吧。那北邊京都要修什麼宮殿修什麼陵寢,要用的珍貴的木料、玉石等物都是要從最南方最西邊甚至是東西南北各個地方起運的。一路上不知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路上又要死多少人。
雖然她沒什麼濟事救民之心,但要是把它做出來,又能省力,又能賣得掉,還能讓她賺上不少錢,也是個相當不錯的主意。
喬明瑾越想越覺得可行。
她又畫了一幅圖,只是把東西畫得略模糊了些,也沒畫出裡面的構造來。
她叮囑了雲錦一番,看明天能不能找鐵匠鋪把它做出來,最好是能跟鐵匠鋪分成。做出來一個,賣出一個,就分給她多少錢。
這樣也能有個長長久久的進帳的。
雲錦在外走了幾天,整個人也有些通透了,喬明瑾也只略指點了他一番,他就聽懂了。還舉一反三提了不少意見。讓喬明瑾很是欣慰。
有個人能時刻領會她的意思,還能幫襯著她,她可是能省不少心……
當天傍晚吃過飯後,喬明瑾就帶著明琦,牽著小琬兒的手去了一趟張氏的家。
那嶽有年一家子正在吃飯,看見喬明瑾上門便熱情地招呼她們三個人一起坐著吃飯。
喬明瑾看他們吃得還不如自家。自家這些天有了些錢,雖說並沒有大魚大肉,但白米飯還是能吃上的。且不說她們這時都已吃過,就是沒吃也不好意思留下來吶。
喬明瑾把一兩的銅錢親自交到嶽有年手中。
嶽有年接過串了一長串的銅錢,略略有些激動。這一兩銀子換成銅錢可是串了一長串,圈起來圈了一大圈。
老爺子兩手捧著它直朝喬明瑾點頭道謝。還死活非要叫張氏把家裡下午在地裡拔的、晚上還沒做完的菜讓喬明瑾拿回去。
喬明瑾推了幾次,見全家人都要跟她急了,就只好收了下來,謝了又謝,這才告辭走了。
次日一早,雲錦便牽著牛車拿著圖紙進城去了。
喬明瑾則帶著何父等幾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