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良禽擇明主而棲(第1/3 頁)
撞邪二字,到底還是讓三皇子秦承贇撿回了一條命。
一場又一場的高僧、道士驅邪後,三皇子被貶為庶民,驅逐至皇陵守陵贖罪,一生不得離皇陵。
但,就像顧榮所說,三皇子給貞隆帝守皇陵能慪死。
於是,三皇子在離京前夕,剃度了。
將半邊腦袋,剃的乾乾淨淨。
美其名曰,半身侍佛,半身從道。
寧遁入空門,隱入道觀,斷七情六慾,紅塵世俗,做個方外之人,也絕不願悖逆本心去守皇陵。
甚至,大手一揮,以貞隆帝的口吻,下了罪己詔。
最後,為表絕無興風作浪、爭權奪勢之心,親手挑斷了右手手筋。
這一番操作,又一次讓宗室和朝堂官員看傻了眼。
很是懷疑,這邪究竟驅乾淨沒有。
瘋了。
真是瘋了。
但,不論如何,三皇子死裡逃生了。
一門之隔。
鍾離皇后在殿裡,身穿僧袍和道袍拼接起來的衣裳的三皇子跪在廊簷下。
“兒臣承贇拜別母后。”
“萬望母后平安長壽。”
“今日一別,世上再無大乾三皇子秦承贇。”
“兒臣會在道觀、佛寺,日夜為母后祈福。”
“母后安,兒臣安。”
“再次拜別母后。”
三皇子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
殿內。
鍾離皇后一襲素衣,頭簪白花,掌心掩唇,泣不成聲。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汲汲營營數十載,不過,一場空罷了。
這一生,到底在圖什麼。
為了家族的興盛,為了至高權位,捨棄了傾心之人,剜去了良心,踐踏了聖人之訓,矇住了眼塞住了耳,只想攀高枝往上爬。
結果呢。
高枝折了。
族人死傷過半,淪為尋常百姓之家。
唯一的兒子,靠著瘋瘋癲癲僥倖撿回條命,卻此生再不得見。
到底在圖什麼呢!
鍾離皇后緊緊的捂著嘴,不敢讓哭泣聲溢位。
兒行千里,她不能再亂其心神。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鍾離皇后無聲呢喃著。
倘若,此世可重來,唯願做個好人。
坦蕩。
心安。
良久,殿外再無絲毫聲音。
鍾離皇后驀地起身,踉蹌的推門而出,廊簷下,庭院裡,已沒有人影。
鋪在青石板上的錦帕上,放置著一枚金玉長命鎖,一封絕筆信。
金玉長命鎖,是她親手戴在皇兒脖頸上的。
而絕筆信……
是她母親給她的。
鍾離皇后顫抖著捧起金玉長命鎖和絕筆信,片刻後,又失態的跪坐在地上,如同年幼時,丟了最心愛的東西一般,哭的不能自已。
承贇說,她安,他才會安。
她知,承贇是擔憂她尋短見。
或許,她的承贇不是個好人,但卻是她心目中孝順的孩兒。
在皇室,這是極其難得,也極其珍貴的。
紅牆外。
三皇子聽著牆內的抽噎聲,神色悲慼。
這是最好的結果。
永昭姑母是個磊落又仁愛的性子,顧榮也絕不會忘恩負義、食言而肥,不會虧待他的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