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科普工作任重道遠(第2/2 頁)
?這得多損陰德啊?”
“這不是在褻瀆屍體嗎?不,褻瀆骸骨!”
“什麼考古發掘啊,不過是官方盜墓罷了!”
“哎,這喇家部落真慘,躲過了四千多年的盜墓賊,最終也沒躲過所謂的考古專家。”
“我靠,四千多平方米,這不就是明目張膽的盜墓嗎?”
大量的,也不知道是反串黑,還是真的非常無知的網友,出現在喇家遺址的相關報告新聞下方,大肆的批評和謾罵。
一開始,還有一些本就關注考古領域的專業人士和半專業人士,在這些評論的下方反駁他們。
但是,真正理解和懂得考古工作的意義和作用的人,遠遠是沒有無知的人多。
很快,這些為考古工作科普和解釋的理智網友們,就被淹沒在評論中了。
批評考古工作者的評論,迅速佔據了各大相關新聞的熱評。
普通人本就是比較容易從眾,比較容易人云亦云的。
在華夏人的傳統觀念裡,挖墳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情。
更多的,本身對考古沒有什麼特別看法,或者說不了解考古工作的普通人,在看到了這些批評聲音後,自然而然的,也就覺得這些話很有道理了,隨後也跟著一起附和。
這也就算了。
畢竟普通大眾確實本就對考古學不太瞭解,也不懂考古和盜墓的區別,更不懂考古對人類學發展有多重要。
圈內人本就清楚,對於考古學的科普工作,還很任重道遠的。
想要扭轉大眾對考古學的看法和印象,顯然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到的。
這也是官方這次炒作喇家遺址發掘成果的原因,就是想要多給大眾普及和科普一下考古學的意義和重要性。
但是!
更讓人頭疼的一幕發生了。
微博和抖音等社交平臺上,一群頗有影響力的所謂民間歷史學者,大v營銷號們,紛紛跳了出來,對這次喇家遺址的發掘成果,進行各種扭曲分析。
什麼“喇家遺址發現的大洪水,印證了《山海經》的真實性,山海經紀錄的就是華夏遺失的文明!”
還有一些營銷號,信誓旦旦的說,喇家遺址就是帝堯的部落,被大水淹沒了,所以後來才有大禹來治水。
甚至還有人很認真的做了影片,將喇家遺址與山海經神話傳說中壽有五百載的上古部落聯絡在了一起。
稱喇家部落就是因為壽命高達五百年,所以遭受了天譴,被天降地震和大洪水給滅絕了,這才有我們後世壽命只有一百歲的普通人!
這些看似非常離譜的營銷號影片和文章,但凡稍微看過一點點喇家遺址發掘成果報告的人,都會啼笑皆非,嗤之以鼻。
但是,讓人感到荒唐的是。
正兒八經由科學家們認真調查,小心論證,乾貨滿滿且科學性十足的官方報道,沒有多少人看。
這些充滿了神話傳說故事,並且亂七八糟一通亂套,只圖有戲劇性和噱頭的營銷號影片與文章,卻動輒都是幾百萬播放量與點選。
並且,俘獲了大量的粉絲和讀者!
這些一分真,九分假的所謂“科普”“解密”影片,反而成為了網際網路上熱議的話題,成為了喇家遺址的廣傳“真相”!
這種荒唐的情況,把官方工作人員給徹底整蒙了。
這屆網民,連最基礎的辨別資訊真假的能力,都不具備嗎?
這佔領輿論高地,進行科普工作的事,誰愛幹誰幹,他們是真幹不下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