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華夏青銅鑄造工藝之極—秦劍!(第1/3 頁)
棺內物品的提取過程,還是很順利的。
-105號墓的墓主人,畢竟不是什麼大貴族。
而且根據孔建文的推斷,應該是突然死亡,匆匆下葬。
所以,在他的棺槨之中,並沒有太多的陪葬品。
和其他西漢貴族墓中,墓主人棺槨內金碧輝煌,甚至頭枕玉枕,身睡玉席的情況不同。
這位-105號墓的墓主人,只穿了一身絲綢衣服,便被塞入了棺中。
而且,因為長期浸泡在水中,且棺槨密閉性不太好的原因,這位墓主人的遺骨也基本都分解了。
棺內的積水被抽取了大半之後,除了一些還未完全腐爛的絲綢塊之外,暫時還沒發現什麼很有價值的文物。
但是大家也一點都不急。
好東西肯定都是沉在棺底的。
果不其然,當棺內的積水,抽到只剩下大約四五厘米厚的時候,漆黑一片的“黑水”中,也隱約開始看到一些有金屬材質的東西出現了。
“我看到了!有劍!”
眼疾手快的汪維達,立馬雙手伸入棺內,小心翼翼的從積水中抬起了一把得有至少八九十厘米長的青銅劍!
“臥槽,青銅劍啊?!”
陳翰瞪大雙眼,震驚的看著眼前這把從水中撈出時,通體依舊光滑如新的寶劍,簡直驚呆了!
這把劍,一點都沒有掩埋在地底兩千年的風霜感!
甚至因為被放於積水中,當劍從水中被提起時,劍身還能反光!
簡直簡直就像是剛被鑄造出來的一樣!
孔建文也連忙衝了上來,從汪維達的手中接過這把劍,驚歎連連:“這這是秦劍啊!”
“這是華夏青銅鑄件工藝的巔峰傑作啊!”
青銅劍,這是華夏古代經常使用的一種兵器,也可以說是最早被研究出來的戰爭武器。
華夏青銅劍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是華夏青銅武器工藝的巔峰代表。
只是,到西漢早期,隨著鐵的冶煉技術成熟,鐵劍逐漸淘汰了青銅劍,成為了當世主流。
到西漢末年,鋼鐵兵器取代青銅兵器的程序已徹底完成。
考古出土的青銅劍裡,大多都是以春秋和戰國時期的為主,西漢青銅劍的出土數量非常少。
更遑論這位-105號墓的墓主人還可以確定至少是漢宣帝時期之後去世的。
畢竟昭明鏡是漢宣帝之後才開始流行。
在開棺之前,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在這漢宣帝時期的墓裡,會發現一把秦劍!
漢宣帝登基的時候,離著秦國滅亡已經過去兩百年了!
“劍身灰黃色,組織細密,沒有沙眼,而且劍身表面都進行了精細的銼磨、拋光!”
孔建文細細將這把劍來回檢查了一遍後,非常滿意的說道:“沒錯,這就是一把秦劍!”
“而且,是一把秦朝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巔峰,最成熟時期的傑作!”
“這把劍從外觀和制式上來看,和秦制銅劍沒有太大的區別,不過具體的銅錫配比,還得送請專家鑑定。”
孔建文推了推眼鏡,頗為肯定的說道:“不過我估計,這應該就是一把秦制銅劍,沒準還是這個墓主人的家傳寶劍。”
“不然不可能泡在水中兩千年不朽!”
“更不可能會珍貴到放入棺槨中,與墓主人同眠。”
一把青銅劍,想要在地底兩千多年都還不生鏽,需要滿足很多條件。
第一,最好是要在密閉缺氧的環境中,要嘛是真空狀態,要嘛就是類似越王勾踐劍那樣,長時間被泡在地下水裡,與空氣隔開。
這樣才能減少氧化,少氧化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