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採珠人(第1/4 頁)
林盡染早已預見,淑貴妃不會輕易交出解藥或是藥方,特意先至寒園不過是為尋求一個答案。
誠然,或正或邪、或忠或奸,皆有他們自己的一套說辭。方才淑貴妃所言已然推誠置腹,但箇中定然還有自己不知道的秘辛,而這些昔日舊事很難釐清。
同樣是攸關皇家顏面,長公主一事就此沉息確在意料之中,坊間不過是多些傳聞和談資,而如今能坐實她身份之人大多不願出面。可‘寒土’一事不同,牽繫長安城中的門戶眾多,且高門顯貴更甚。
若是秘而不宣,他無論如何也咽不下這口氣!
況且,能揭露此事真相的也不止他一人。
若是順勢而為······天下恐無人能承受這般後果!
寒土不同於三益丸,前者用量雖不遜於後者,但通常是每隔數載方用上一回,卻非像三益丸一般,須得長期服用。故而,寒土就不必像三益丸一般,費神尋個渡口運輸。以進貢的方式大大方方地送進宮裡,又或是寄存在長安城的某一隅,既不惹眼,也能隨取隨用。
令人細思極恐的是,世家大族之間多為聯姻關係,家主若與夫人遲遲未有後嗣,或會納妾。而藉由向妾室販賣三益丸,在藥性的紓解和加持下,子嗣出在妾室的可能會遠勝於正室。
這便產生兩種後果,一種是去母留子,子嗣則記在主母名下,但到底不是親生的,母家對其照拂想來也不會更多;另一種便是留下妾室,可一個無子的主母與一個母憑子貴的妾室同處內宅,往後的日子也就一目瞭然。
兩家共同的子嗣不失為維持關係和睦的紐帶。而這無疑是在逐步瓦解、分裂這種聯姻關係!
早前聽聞民部尚書楊桐之子就並非是正室所出,想來他替南海的趙氏和任氏如此鞠躬盡瘁,大抵是因‘三益丸’的緣故。
“姑爺,到了。”
元瑤與宋韞初早已先抵林府,又譴申越駕車去積善寺相迎。但見自家姑爺一路上心緒沉沉,申越也不敢多問。
少頃,林盡染才回過神來,踩著腳凳緩緩下了馬車。不經意間,眼角瞥見一輛車駕,困惑道,“是二嫂嫂來了?”
“是。小姐······”申越拱了拱手,沒敢繼續說下去,語音略有催促道,“姑爺還是先進去吧。”
林盡染眼皮登時止不住地狂跳,一面加快步伐登上臺階,一面匆匆問詢,“在此之前,誰來過林府?”
“今日早些時辰,尚書令府的少夫人來訪。”
林盡染腳步稍稍一滯,“少夫人?吳蘭亭?”
天色已暗,廊下陸續掌燈。
過往下人紛紛稱呼一聲‘公子’!
內院亭中的李時安見狀,趕緊擦了擦眼淚,起身等候。
林盡染進院後,見許倬雲也在此,先是躬身揖禮,“二嫂嫂!”
“染之,此事你打算······”
許倬雲剛欲開口質問他,卻被一旁的李時安攔下,“夫君在外奔波多日,委實辛苦,且先歇一歇。”
說著,她便上前搭手替林盡染寬下外衣,又遞予一旁的采苓,只是從頭到尾也沒抬首看一眼他。
許倬雲在他二人之間來回打量,不見動靜,好一陣方道,“罷了罷了,時辰也不早了。你二人先好好商議該如何處置,我還得回去照看祖應。這般匆匆趕來,祖母那兒也得有個說辭。”
早些時候,吳蘭亭登門尋李時安說話,采苓還道她是開了心竅,明悟自家小姐的苦心,未承想竟是為吐露這樁子事。可這位昔日的閨中好友說完以後,便自顧自地離去,而小姐就此悶在內院一聲不吭,眼淚跟斷了線的珠子似的。
彼時府中無人能寬慰,采苓只能徑直去了大將軍府,請許倬雲過來。待回府時,元瑤和宋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