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5 頁)
莫言看到他的背影,輕輕的走到他的後面想嚇他一下,可莫文昊已迅速的轉過身來,反而把莫言嚇了一跳。其實莫言一進來莫文昊就知道了,他覺得自己像某種動物,只要莫言在自己的附近出現,他就能在空氣中聞到她的芳香。
莫言笑著,唇邊若隱若現的小酒窩好像真的有水滴在旋轉:“怎麼知道我來了?”
莫文昊說:“聞到的啊”
莫言不以為然的說:“又騙我,肯定是看到我的影子”
莫文昊定睛看了一下鋼琴光可鑑人的外殼,正模模糊糊的映出二人的影子。莫文昊也不說話,拉起莫言做到鋼琴凳上,自己伸手在低音區開始彈奏一曲非常簡單的《小星星》。同時他努努嘴,示意莫言在高音曲彈,原來他是要彈四手聯彈。莫言好笑的伸出手,按照他的節奏彈起來。四隻手默契的在鋼琴上游走,他的纖長有力、她的小巧靈活,他們忘情的反反覆覆的彈奏著那簡單的旋律。
彈畢,莫文昊不經意的說了句:“這幾天你好像挺忙的”
莫言一陣心虛,笑一下說:“欣晴拉著我到處亂跑”
莫文昊沉靜的聲音再次蕩起:“已經訂了正月十六的飛機票,陪爺爺過完春節我就去英國了”
莫言的心像是一團漿糊,感覺黏黏膩膩,說不出的滋味。
“這麼快?不到一個月了”還是說出聲。
莫文昊點點頭,站起來走到吊床邊,仰躺上去。
莫言也走到樹邊,滑坐下去,將目光穿透玻璃,射向漆黑的夜色。
莫文昊去英國之前的日子無疑是慌亂緊張的。
莫言後來無論如何都回憶不清那段時間自己的心情和所做的事,記憶中似乎自己總是在磨墨。
且不提莫家如何在英國為莫文昊安排學校、住處、管家等等事宜,莫毅峰卻趁著這最後的一個月加緊指點莫文昊的書法。每日上午9時,莫文昊必須在書房裡恭候祖父的蒞臨,習字最少2小時。更奇怪的是,莫毅峰點名叫莫言磨墨。雖然面對莫毅峰有些忐忑,但能陪莫文昊練字,莫言還是十分喜歡這個差事的。莫欣晴還因為不能隨時隨地的拉莫言玩,小嘴撅的老高。
每天上午,莫文昊都立在臺前孜孜不倦的寫字。莫毅峰則捧一本線狀佛經研讀,時不時看看莫文昊的字,隨時指點一下。有時還蘸著莫言磨的墨,在佛經上寫些批註。莫言呢;總是靜靜的,右手磨累了就換左手磨,除了墨磨在硯臺上沙沙的聲音外,在安靜的書房中她連呼吸聲都沒有痕跡。
這天,莫老先生將眼光從面前的佛經上移開,若有所思的看著立在書案前的一雙小兒女,恰好看到莫文昊寫完了一頁字用眼睛瞄了莫言一下,莫言發覺,微抿嘴角,回了一個暖洋洋的笑。莫老先生突的想起一句詩經裡的話:“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雖然用在兩個小娃娃身上有點不妥,但莫毅峰就是覺得十分貼切。他用一雙看透人生風雨的雙眼打量著兩個孩子,多希望時光就此停駐,讓他們能在他的庇護下“莫不靜好”。他嘆了口氣,自己已近耄耋,很多事都無能為力了。
時間就這樣毫無痕跡的迅速滑向別離,熱鬧的春節還未過,正月十五晚上莫家大宅舉辦團圓宴,亦是莫文昊的送行宴。飯桌上各人懷著不同的心思,照樣是靜悄悄的。
莫崇高對莫文昊是給予厚望的。他已經50多歲了,還沒有孫子。就算莫文耿以後有了兒子,也不能及時幫他的忙。眼看生意越做越大,10年後自己60多歲時正是文昊能幫上忙的年紀。再說,文昊從小就表現出絕頂聰明,日後的才幹自不必擔心。加之他對宋應雪的所作所為有所瞭解,心中對文昊存著一份歉疚,不知不覺在心裡就對莫文昊更看重幾分。可惜,他常年在外,對莫文昊來說父愛也是從沒享受過的奢侈品。
宋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