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為人處世,該怒則怒(第2/3 頁)
,卻在面對北宋的強大攻勢時,一味地隱忍求和,最終落得個國破家亡的悲慘結局。這便是沒有把握好寬容的度,失去了原則和底線,從而導致國家的滅亡。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也常常能夠看到類似的情況。就拿我的朋友來說吧,他為人極其和善,性格溫柔,特別好說話,內心充滿熱忱,樂於助人的品德恰似璀璨的星星般閃耀。他的善良如同春日的陽光,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讓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這樣的高尚品質,原本理應得到大家的交口稱讚,就如同戰國時期的孟嘗君廣納賓客、樂善好施,聲名遠揚,被世人傳頌。
然而,朋友有個同事,卻頻繁地向朋友借車去處理各種繁雜事務。一兩次或許還能理解,但這種借車的情況如同連綿不斷的雨,一直不停歇。最讓朋友厭惡的是,這個同事只知道借車,幾乎從不主動給車加油。就算車沒油了,也最多隻加幾十元錢,僅僅夠把車開回單位而已。這種行為,如同戰國時期某些諸侯不斷向其他國家索取,卻沒有絲毫回報的心思,自私自利得讓人不恥。朋友的車,是他辛勤工作的成果,也是他生活中的重要夥伴。每一次借車,朋友都懷著信任和善意,希望同事能夠珍惜這份情誼。然而,同事的自私卻讓這份信任逐漸消磨殆盡。
,!
終於有一天,朋友忍無可忍,大發雷霆,嚴厲指責對方怎麼可以如此自私地與人相處。朋友的指責聲如雷霆般震撼人心,他的憤怒如同洶湧的海浪,衝擊著同事的自私與冷漠。朋友的行為是對矛盾的一種激化和解決方式。雖然從那以後,對方不再借車了,但他們之間的感情也徹底破裂,就像斷了弦的琴,再也無法彈奏出和諧的音符。對此,周圍的人議論紛紛,觀點各不相同。有人說朋友太過沖動,做事不妥當;有人則認為這個同事實在過分,是咎由自取。而在我看來,朋友的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自私自利的同事,不交往也罷。因為在這個世界上,與人交往應當以真誠為基礎,以互助為支撐,如果只是一味地索取而不知道回報,又怎麼能長久呢?朋友的憤怒,絕不是小肚雞腸的表現,而是在維護自身的權益,堅守做人的底線。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權利和尊嚴。當他人侵犯到我們的權利時,我們有權利進行反抗。如果人人都像朋友的同事那樣,這個世界哪裡還有公平和正義?哪裡還有真誠的交往?朋友的經歷應當成為大家的借鑑,讓我們深刻明白,寬容要有度,善良也要有鋒芒,這樣才能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裡,走得更加從容、更加堅定,不被他人的自私所傷害,不被世間的醜惡所沾染。
俗話說得好:“老虎不發威,還以為是病貓。”“尋常看不見,偶爾露崢嶸。”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該發火時就發火,這確實是極為必要的。為何要如此說呢?我們不妨靜下心來仔細思索一番,在這廣袤的現代世界中,人與人相互較量到最後,究竟拼的是什麼呢?絕非僅僅是情商與智商這麼簡單。實際上拼的是自身所擁有的能量。一個人倘若自身“能量”匱乏,那麼,即便他的心中懷揣著再多的宏偉想法,也難以將其付諸實際行動。恰似那西楚霸王項羽,雖擁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卻因為缺乏足夠的謀略與剋制力,最終無奈地走向了失敗的結局。項羽的勇猛,舉世無雙。他在戰場上的英姿,如同燃燒的烈火,讓敵人膽戰心驚。然而,他的衝動和缺乏謀略,卻成為了他致命的弱點。在關鍵的時刻,他無法冷靜地思考,做出正確的決策。最終,他的霸業如同美麗的泡沫,瞬間破滅。唯有讓自己始終保持“電量滿格”的良好狀態,才能夠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時遊刃有餘地加以處理,進而順利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而敢於偶爾發發脾氣、失態那麼一下,實在不失為保持能量滿格的一種至關重要的方法。
我們可以想象,在現代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如同一位演員,而能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