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鄰里之間,米爸米媽的囤貨計劃(第1/3 頁)
米爸米媽在女兒讀博訊息傳出去後的那段時間,簡直是人氣爆發。
有玩得好的就支招叫米爸米媽開飯店,說實在,這個建議是好的。現在年輕人會做飯的太少,華夏各個地方的餐飲業絕對是暴利行業,穩賺不賠。
以米爸米媽的廚藝,不說是大師級別的廚藝,那也是入了流的。當然,這其中除了手藝不錯,如果加上食材,那肯定是大師級別的廚藝。
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家裡現在吃的食材是萬萬不能洩露出去的,何況空間還有很多事等著他們忙活,開餐館太費事,目前肯定不行,光時間上就行不通。
空間食材就連疼愛蕭米的外婆一家都不敢常送,要送也是送早期的食材,後面強化過的食材是萬萬不敢送的。
就這偶爾送點水果和魚因為口感與市場上賣的有很大差別,還得說是託人專門買的。
因為“專”字,八十多歲的米外婆很是反對女兒女婿浪費錢財。
老人家總是念叨著女兒不懂事,對女婿簫小山說“小山啦,你倆現在退休了,沒有額外的經濟來源,米米還得上學,可不能這麼大手大腳花錢”云云。
後來米爸米媽出於保護女兒蕭米的心理,也就只在逢年過節帶些給老人家人吃吃。
至於說把老人家接到家裡來生活,米姥姥是很不情願的,說“人老了,哪哪都想去,還是呆在家裡舒坦。”
米爸米媽在一幫老友多次勸說開餐館後,不得不回覆眾人說“老了,老了,不想老累這把骨頭,退休下來在家悠閒過日子休息就好,暫時先不折騰了,過段時間等蕭米開學了,還準備跟孩子她媽一起去那邊。”
聽他說之後要離開幾年,大家心裡多少有些遺憾,但是想到蕭米讀完博也就五年時間,或者有可能更短,到時小山同志也才剛過退休年齡,還有大把時間和機會開餐館,他們以後還是可以吃到他們做的美食。
想通了,遺憾就變少了。
有鄰居大爺抓住米爸話中漏洞,就笑著說:“小山兄弟,那我們就等你到時回來開業了啊!”
“到時再說,到時再說。”米爸只能這麼回覆這些熱情的鄰居們。
知道他們要離開後,來串門的人來得更勤快了,熱情得讓米爸米媽腦殼疼。
他們在私下裡說,怎麼從前就沒發現大家那麼熱情?難道真的是退休後太閒?
要是他們的疑惑被老大爺老奶奶們聽到了,肯定會點頭,誰說不是呢?又不是家家戶戶都有孫子帶。
孩子們在忙自己的事業,我們退下來後可不就閒在家裡除了學習琴棋書畫、音樂舞蹈外可不無事可做?
年輕時沒時間聯絡鄰里感情,現在有大把時間,那肯定要用來加深我們這一幫閒賦在家的老人家的感情啊!
這要是換做蕭米還沒回來之前,米爸米媽也肯定願意和大家密切往來,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都是一群老爺爺老太太,大家彼此照應也不錯。
所以,對即將要離開這些在一起生活了三十年的老鄰居們,米爸米媽心裡多少還是不捨得的。
可現在不是情況特殊嗎?
以後的事現在也說不清,有些感情註定只能留在記憶裡,慢慢變成遙遠的回憶。
所以帶著珍惜的心情,要離開的米爸米媽因此對老鄰居們展現了極大的熱情,一有時間就和大家聚餐或者在家裡大展廚藝。
就可惜隔壁黃奶奶因為複查結果不太好,她的兒子親自回來把她接走了。
來和走都是同一天。
那天正好蕭米一家回姥姥家,所以沒有跟他們照面。
據說李阿姨也跟著去照顧老人家了,畢竟黃奶奶的兒子媳婦都是工作很忙的人。
現在黃奶奶家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