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2 頁)
&ldo;皇上也不知怎麼想的,見到琰兒進來,張口就是一句,&l;琰兒要是個女兒多好&r;。&rdo;
許京華:&ldo;……人家都指著女兒說,要是個男兒多好,皇上怎麼?&rdo;
太后嘆道:&ldo;便是個女兒,被這樣說,有心氣兒的,都要不高興,何況男兒?再者‐‐我原想著,有些事不急著同你說,免得嚇著你,但如今看來,還是早些說了,你心中有數方好。&rdo;
許京華忙端正坐好,&ldo;娘娘您說。&rdo;
&ldo;皇上登基已有一年,卻遲遲未立太子,如今朝中大臣都在催促,我一個居於深宮的老婦人都知道這些,恐怕也瞞不過琰兒去。皇上偏在這個時候說這話,莫說琰兒本就心事重,便是個心寬的,也不能不思量。&rdo;
許京華琢磨了一會兒,有點明白了,&ldo;大殿下是不是擔心皇上不想把天下傳給他,才說這話的?&rdo;
太后點點頭:&ldo;皇上當時說完,也有些後悔,只說羨慕你爹有你這麼個貼心的女兒,讓琰兒替他去探望你爹。&rdo;
&ldo;難怪大殿下始終不太高興了。&rdo;換許京華,心裡肯定也不是滋味。
&ldo;所以我說怪我和皇上,要是平常,你同琰兒這麼說笑,他頂多告誡你兩句,卻不會這麼當回事。&rdo;正是心裡生嫌隙的時候,聽了許京華那話,難免覺著驚心。
&ldo;那也怪不著您啊。&rdo;許京華抱住太后手臂,&ldo;這是他們父子間的事。&rdo;
太后搖搖頭:&ldo;我當時應該攔著,不讓琰兒就走,說皇上幾句,把那話圓回來的。但我那時想起了琰兒的母親,一愣神,他已經領命走了。&rdo;
&ldo;大殿下的母親怎麼了?&rdo;
&ldo;這事說來話長,琰兒的母親姓李,李家是山東士族,當年擁立先帝,有功於朝廷,所以先帝就選了李氏女為太子妃。但李家權勢日盛,也生了不該生的野心,在太子妃產下琰兒後,她父兄密謀造反,想弒君擁立當時還是太子的皇上。&rdo;
許京華有點糊塗:&ldo;造反的人,不都是想自己做皇上嗎?&rdo;
&ldo;當時人心所向,仍在皇室,李家不敢直接稱帝,就想擁立才十六歲的太子‐‐他們以為少年太子比先帝好糊弄,就算不好糊弄,過一段時間再弒君,立襁褓中的琰兒便是。&rdo;
許京華聽得汗毛豎起,指尖都涼了。
太后摸摸孫女額頭,安撫道:&ldo;別怕,事情沒成,先帝得到密報,提前部署,將李家叛軍剿滅了。不過,太子妃也因此早逝‐‐我知道皇上心裡一直很懷念她,太子妃的品格,原也沒得挑,所以當時聽了那句話,思緒就跑遠了。&rdo;
許京華沒明白:&ldo;這兩件事有什麼關係麼?&rdo;
&ldo;若琰兒是個女孩,李家大概也不會急著謀反……&rdo;
&ldo;您是說,皇上是這麼想的?&rdo;許京華瞪大眼睛。
&ldo;我不知道,但這些年來,皇上同琰兒確實不大親近。&rdo;
&ldo;這沒道理啊!有心謀反的人,什麼事做不出來?怎麼能把緣由歸結給一個嬰兒?&rdo;
太后苦笑:&ldo;人便是如此,遇上無可挽回的事,總忍不住去想&l;當初如果&r;。這些話,我同你說了,是想你明白背後因由,天下間的父子父女,不都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