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漢末事畢(第2/3 頁)
,真正的關鍵來了。
劉協站起身來,威嚴地宣佈道:“呂布師傅,請上前接受封賞。”
鄭元皓聞聲,立刻走到殿前,恭敬地拱手說道:“陛下,臣呂布在此。”
劉協凝視著鄭元皓,心中湧現出對那位如同神魔般強大的身影的回憶,以及那曾經給予他的安全感。他深吸一口氣,朗聲宣佈:“你不僅是平定董卓之亂的首功之臣,而且在後續的諸侯叛亂中,憑藉強大的武力和智謀摧毀了諸侯聯軍,穩定了朝廷的局勢。呂布將軍,你為大漢江山立下赫赫戰功,朕深感欣慰。朕決定冊封你為秦王……”
“萬萬不可!”朝臣們紛紛議論紛紛,盧植、蔡邕等老臣更是立刻站出來反對。
然而,就在此時,鄭元皓的聲音卻突然響起,只見他躬身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封臣為秦王,請收回成命!”
劉協堅定地看著他,說道:“呂布師傅,你拯救了朕和大漢,無論如何封賞都不為過……”
鄭元皓卻上前一步,堅決地表示:“不可,自高祖以來,我大漢便有異姓不可封王的古例,此例絕不能開。否則,將來天下必將陷入混亂,不知幾人裂土、幾人稱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協沉思了一下,此前他和賈詡、盧植等商議封賞的時候,本來是議定給鄭元皓封賞大漢最高的侯爵,冠軍侯之位,而他此時所言秦王,卻不過是臨時起意。
又過了好一會兒,劉協說道:“那冊封師傅為冠軍侯、大將軍、太尉職務,權知大漢一切兵事。”
盧植、蔡邕等人還欲上前,劉協揮了揮手,“諸位不必再勸,還是那句話,若沒呂布師傅,朕和大漢或許早已不存在了。”
隨後,劉協又對一眾文臣的職務進行了安排,盧植、蔡邕俱晉升到了三公職位,賈詡為太中大夫。看來鄭元皓不在洛陽期間,這賈詡獲得了小皇帝信任。
最後,劉協向大漢各地的州牧、刺史發出了詔書,讓他們帶自己的適齡嫡子到洛陽覲見,小皇帝要在這些人中選召自己的伴讀。
這一招,自然也是賈詡教的,透過這種方式,可以看出那些封疆大吏是否忠義,而且這些所謂的伴讀,和質子有什麼區別?
說起來,此時的大漢仍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些所謂的州牧刺史,究竟有多少仍然心向大漢,此時根本沒人說得清楚。
不過用這一招,只要許諾為質的公子們之後可以繼承他們的職務,再加上諸侯聯軍的下場仍然歷歷在目,天下諸侯十之八九還是不敢違逆朝廷。如此,大漢便有了時間可以逐漸把權力收歸朝廷,如同溫水煮青蛙一般。
事情也正如賈詡所料,詔命一出,在荊州劉表、益州劉焉的率先響應之下,各州州牧、刺史便將自己家中的嫡子送到了洛陽。
接下來數年,這群人在朝臣的精心培養下,對劉協心悅誠服。隨著他們繼承父親的職務,此時已身為司徒的賈詡開始推動新一輪的官職輪換。又過了五六年,大漢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而這十餘年裡,鄭元皓深居簡出,幾乎與世隔絕,即便偶爾外出,也只是教導小皇帝武藝,朝堂上下似乎已將他遺忘。
如今,小皇帝已經長大成人,在鄭元皓和賈詡的悉心教導下,智勇雙全,雖不能與兩位武帝相提並論,但也相差無幾。
或許是被小皇帝的威勢所震懾,賈詡近兩年再次選擇蟄伏,而小皇帝在朝堂上則展現出乾綱獨斷的風采……
“這就是你的目的吧!”某日,鄭元皓突然感到身體輕盈,彷彿即將離世,但他深知並非如此。這是因為他已經完成了漢獻帝的願望,讓他成為了中興之主……
喜歡元皓傳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