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1/2 頁)
在德佔區的第一大站法國的比亞裡茨,他同德國情報機關進行了第一次接觸。黨衛隊的一位軍官會見了他,問他為什麼想參加德國軍隊。科爾波答道,他一直想參加德國軍隊、喜歡德國軍隊的軍容綱紀。這位軍官問他願不願意回美國。他問答說: &ldo;不!&rdo;這位軍官於是把他託付給一位從美國遣返回來的人,這個人把這位年輕的美國人帶到薩爾布呂肯。在那兒呆了兩個星期之後,科爾波來到柏林。在比亞裡茨會見過他的那位黨衛隊軍官,把他安排在埃克斯策爾西奧爾飯店居住。他還把科爾波介紹給德國保安總局的一位黨衛隊上士。
舍倫貝格的部門對科爾波非常感興趣。他可以成為到美國執行這趟使命的理想特務。他是在美國土生土長的。這意味著他講話不帶外國口音,熟悉地理環境,他可能還有一些顯要朋友。他具備的這些條件,不但被捕的風險較小,而且會有更多的機會提供有用的情報。但是,如果說因為科爾波是個美國人而更能當好間諜,那麼也更擔風險。他有可能是個雙重間諜,被美國反間諜機關派來打入黨衛隊保安處負責國外情報活動機構的。因此,德國保安總局對他的調查、考驗和監視,足足進行了三個月之久。
黨衛隊的那位上土三番五次地盤問他為什麼離開美國,為什麼想參加德國軍隊,戰爭結束後打算幹什麼,對德國政府和希特勒的看法如何等等。他幾乎形影不離地跟著他,只是偶爾讓他外出一兩小時。他從這個美國人的嘴裡套取美國定量供應的情況,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選舉的情況,以及美國人民對待這場戰爭的態度。在幕後,舍倫貝格或許正同朔爾茨一起從《保莉妮&iddot;弗里德里希》號船員以及其他可能找到的人那裡調查有關他的各種情況。
最後,黨衛隊少校奧託&iddot;斯科岑尼親自找他談話。斯科岑尼身軀高大,長著一副富有表情的、討人喜歡的臉龐。他已經成了黨衛隊裡傳奇式的人物。一年前,舍倫貝格責成他在德國保安總局六司內組織一個專門從事破壞活動的新處‐‐s處,負責處理各種特殊任務‐‐例如化裝滲透到敵人的防線裡去‐‐並且訓練人員來執行這些任務以及六司的其他一些任務,他由於成功地完成了這項任務而一舉揚名。義大利獨裁者本尼託&iddot;墨索里尼被攆下了臺,關在亞平寧山脈最高峰大薩索山山頂上一座漂亮的旅館裡。斯科岑尼和他的傘兵部隊,乘著滑翔機和一架小飛機,降落在這個滑雪勝地上,他們的突然出現,使看管墨索里尼的憲兵警衛嚇得驚慌失措,他們救出了這個感恩不盡的領袖,把他塞進小飛機一塊飛走。喜出望外的元首授與斯科岑尼騎士十字勳章,褒獎他這次令人讚嘆不已的成功。
斯科岑尼告訴科爾波,同意他在黨衛隊保安處服役。一九四四年六月底,這位美國青年進了海牙附近的間諜學校,斯科岑尼就在那所學校裡任教。也就在那裡,科爾波認識了他後來的同夥間諜埃裡希&iddot;吉姆佩爾。
吉姆佩爾出生於梅澤堡,這是柏林西南一百英里遠的一個說小也不算小的鎮子。他中學畢業後,在大學裡學的是高頻技術,然後從事變壓器的設計工作。一九年,他二十五歲的時候,決定前往神秘的印加文化的故鄉‐‐遙遙萬裡而又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秘魯,在那兒的德國無線電器材公司工作。然而,按照希特勒恢復的義務兵役制的規定,吉姆佩爾未經允許不能離開德國。他最後總算得到了地方軍事當局的允許,但有一個條件;他到達利馬後,必須到那裡的德國公使館報到。他照辦了。公使館的武官命令他留心觀察到港的船員和貨物。這個算不了什麼的活動就是他後來比較正式的間諜生涯的開始。
一九四二年一月秘魯和德國斷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