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贗品風波。(第2/2 頁)
“只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面對贗品,我選擇直接站出來提出疑問,有什麼問題?”
33號義正言辭的說道,這個時候大家都開始佩服起這個人來。
因為他說的是實話,在座不少人都曾經打過眼,在古董收藏界,這是必不可免的事情。
“那請問您有什麼證據能夠證明呢?”
拍賣師臉色不變,心裡卻知道,對方絕對是有備而來,這事兒沒辦法善了了,要是被對方挑出任何一個問題,自己無法解釋的話。
那事情就大條了。
雖然他非常相信他們拍賣行的團隊,但這個時候他們不是出題的人,而是解題的人了,心情是不一樣的。
“我既然站出來了,那肯定是有疑問,相信大家在我說完之後,心中自有評判。”
“相信在座各位有不少人對於青花瓷都有研究,我有三點疑問。”
“眾所周知,青花瓷總體有兩種色調,一種是淺淡的灰藍色,一種是豔麗的深藍色。”
“而這兩種料子,淺藍是國產料子,深藍是進口的料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蘇麻離青。”
“而這《梅妻鶴子》,顯然是國產料子,它的土坯厚度和器形在元青花中也屬於典型,而且也有元青花之中特有的錫光。”
眾人聽完都點點頭,這話一聽就是專業的,雖然說的不多但言簡意賅。
“可這罐子雖然有錫光沒錯,但你把5號圖放大大家就可以看到,著錫光十分密集,而且和瓷釉的相容也非常不和諧。這不就是麻子臉蛋充雀斑麼?”
拍賣師將五號圖放大,大家能看得一清二楚。
確實有些不太和諧,但還不至於是突兀,這個人說得有些誇張了一些,不過如果仔細對比的話確實有些不同。
畢竟青花瓷人物故事大罐,很多人都親眼看過研究過的,最出名的自然就是《鬼谷下山》和《昭君出塞》。
而鬼谷下山之所以這麼出名,就是因為它的錫光和瓷釉融合的非常完美。
兩者相對比一下的話,這《梅妻鶴子》確實有些差別了。
“這是其一,第二點就是本地的青料和蘇麻離青不一樣,青料更穩定,色階分明,而蘇料色質不穩,會有色差,這也是蘇料特有的美感。”
“而眼前這個拍品,它明顯由本地青料燒製而成,卻呈現出進口蘇料的色差,而且它的顏色散得太開,雖然是大罐難度很高,但這絕不是官窯的水平。”
“可民窯若是能燒出這種大罐來,那青花瓷大器形不至於存世量這麼稀少。”
這話一出,大家再次點點頭,確實如此。
他們因為對長安博物館的極度信任,所以根本沒有太過仔細看這個東西。
:()長生:因為死不了所以只能長生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