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最終判決(第3/6 頁)
的成本,簡直不要太離譜啊。
也不怪遼國咄咄逼人。
你們這麼慫。
換誰都會來欺負你。
其實宋朝百姓脾氣也在見長,這都是法制之法造成的,在權益方面,他們現在是有著非常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
不但如此,朝中鴿派的聲音,也是漸漸變小,因為韓琦一直主張維護與遼國的關係,再加上他在朝中的地位,很多大臣也是看著他的,但是在庭上,韓琦沒有辦法,他只能彰顯自己的強硬,事實上,他當時也確實很強硬,這對朝中是有著極大的影響。
然而,許多投機派也看到這一股風向,於是他們紛紛上奏皇帝,要求對遼國強硬。
這些人雖然是為求榮華富貴,屬於投機取巧,但他們的奏章,也使得朝中以文彥博為首的強硬派終於是佔據上風。
文彥博也順勢在朝中提出自己的主張。
彼佔吾地,如何不爭?佔雄州亦不爭,相次佔瀛洲又不爭。四郊多壘,卿大夫之辱。
結論就是,交戰又有何妨?
這不是一回兩回,外交要是扼制不了,就只能開戰,不然的話,下回他們又要雄州,給還是不給?
但他不是說主張伐遼,或者說,主張撕毀澶淵之盟,而是主張強硬應對遼國的這種不恥行為。
這不是屬於極端派,而是屬於中間派。
大多數人還是能夠接受的。
而這就取代之前主流的想法,也就是:河北未有備,如何交兵?
其實不管是王安石、司馬光,還是富弼、韓琦,也都認為無論是時機,還是準備,都還不足以與遼國對抗。
但是現在這種主張的聲音,是越來越小。
話說回來,他們的主張並不是關鍵,關鍵還是皇帝的主張。
因為文臣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這裡面有鷹派,也有鴿派,比如說寇準、范仲淹、歐陽修、文彥博,沈括,就連韓琦、富弼,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也都是強硬派。
只是說後來宋朝被三冗拖累,他們也強硬不起來,這種事不看道理,就看實力,但他們都是堅決反對割地,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往往是皇帝倒向了鴿派,主張妥協。
所以,皇帝這一票是至關重要。
而趙頊並未給出一個明確的表態,不過他採納了文彥博其中一個建議,就是撤換掉邊州一些鴿派的官員,換上一些強硬派。
真是巧了!
就在這時候,沈括回京覆命了。
大家議論紛紛,這尼瑪不是安排好的,鬼都不信。
張斐也懶得去解釋,立刻召開第三次庭審。
而此次開庭,相較前兩次,氣氛中少了一絲不安,多了一絲期待。
第一次庭審時,院內的老爺們愁得頭髮都掉了不少,但審了兩次,他們也漸漸習慣,關鍵還是朝廷內部的風向也在轉變,他們也知道,自己再擔憂無濟於事,只能是等待一個結果。
而院外的百姓雖說是一度哀莫大於心死,但大庭長還保留著他們的心中唯一的希望。
不過由於他們不太知曉沈括,故此看到沈括來到庭審,內心還是有些擔憂的。
可別說個慫貨啊!
“沈天監,聽聞你是剛剛從河東與遼人談判歸來。”張斐問道。
沈括點點頭道:“是的。”
張斐道:“那你能否說說,現在那裡是什麼情況?”
沈括回答道:“在四個月前,北朝突然派兵入侵,驅趕我朝在當地的百姓,佔據我們七百多里的領土。”
張斐問道:“你是說遼國突然派兵入侵?”
“是的。”
“也就說你事先並不知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