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吃拿卡要之風(第1/2 頁)
90年代至至2000年初這十幾年,全國上下吃拿卡要成風。
一個村長一年可以吃掉等同於他個人工資幾百倍的費用,鄉鎮一級就更不用說了。
李青山眉頭緊皺,別的地方他管不了,但是在雙河鄉,這種事情絕對不允許存在!
李夢宇見李青山的臉色不對,還以為他被宋金明嗆住了。
他趕緊出來圓場,笑道:“宋廠長說的也在理,李書記這不是關心職工們的工資和生活嘛。”
李青山沉聲開口:“宋廠長看來是一肚子委屈啊,不過這種事的確也怪不得你,是我一開始沒有說清楚。”
清了清嗓子,李青山看向李夢宇、宋金明還有在場的中藥廠骨幹,沉聲開口。
“既然其它工廠都被吃倒閉了,我們就更不能這麼吃下去了!”
“只要我在雙河鄉一天,就不允許再有這種事情出現!”
他看著眾人,大聲道:“以後誰再來咱們廠打秋風,讓他直接找我!”
宋金明還是氣呼呼的樣子,其他人也表情不一,明顯認為他只是在說套話。
李青山沒有繼續說教,這種事只能慢慢來。
他自己以身作則,再抓一兩個典型重罰,上行下效之下,風氣自然會慢慢扭轉。
看著場間氣氛有點壓抑,李青山笑道:“今天這頓飯我請,等下我去找劉大兵結賬,大家敞開吃。”
這些骨幹們估計都沒怎麼吃過這麼豐盛的飯菜,李青山話音一落,大家立刻大吃起來。
飯後,李青山沒有放這些人走,而是詳細詢問起來。
中藥材收購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又是賣給哪些藥廠;中藥車間那邊,原材料從哪裡採購,價格如何等等細節問題。
雙河鄉的大片荒山上的一些天然藥材,還有農戶們種植的板藍根、半夏、金銀花等。
按理說雙河鄉得天獨厚,中藥材的產出根本不缺,這也是當初成立中藥廠的起因。
藥廠收購的中藥材經過簡單加工,自用之外還可以賣給其它的中藥廠,同時自己也需要採購一些。
本來生意還不錯,但這兩年因為資金流轉不暢,已經慢慢停止了中藥材收購。
宋金明飯前一時沒忍住,吐槽了那些話,說完他就後悔了。
他心裡以為自己肯定把李青山的罪死了,為了‘戴罪立功’,他帶著眾人詳細的把中藥廠的裡裡外外都解釋的相當清楚。
李青山問道:“你們剛剛說很多農民把種糧食的土地改種藥材了,那藥廠現在不收購,農民們種的藥材怎麼辦?”
眾人都不說話了。
耿波低聲說道:“前段時間,一些農民還來鬧過,只是見廠裡確實沒錢了,這才離開的。”
“咱們中藥廠不收,有些人只能低價賣給那些藥材販子,肯定要吃不少虧。”
宋金明委屈道:“我們也實在沒辦法,僅有的一點錢還要購買兩種成藥的包裝,根本沒錢收啊。”
李青山問道:“那你們的中藥材收購生意以後還做不做?做生意重要的是信譽,沒了信譽誰還跟你做生意?”
眾人又不說話了。
李青山也沒指望這些人有什麼有用的思路和想法,問清楚之後就讓他們各自去忙了。
李青山幾人來到宋金明的辦公室,讓他把藥廠的賬目拿過來,他要看一下整個藥廠的資產狀況。
中藥廠固定資產大概500萬,欠銀行300萬,每年需要還銀行利息15萬。
另外還拖欠員工兩個月的工資合計3.5萬,欠各個飯店3.5萬,欠上游廠家材料費5萬。
應收賬款有各個藥店的進貨費用25萬,下游其他中藥廠的進貨款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