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一觸即潰的偽滿軍(下)(第1/2 頁)
“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同意冀東根據地的請求,立即向熱河全省進發;熱河以山地居多,正是建立山區根據地的好地方。”
“嗯,可以趁著偽滿軍和偽蒙軍潰逃之際,冒充偽滿軍和偽蒙軍騙開各縣城門,趁亂多奪取一些物資。”
“別忘了把鬼子搞的‘人圈’和‘集團部落’給打破,把百姓都放出來。”
“正所謂‘敵退我追’,此刻正是鬼子圍攻霧靈山根據地包圍圈被擊破的關口,鬼子後援沒趕來前,正是我軍擴大戰果的最佳時期,讓冀東放膽擴張根據地,一定要抓住這個好時機好好擴大根據地,將根據地滾動式擴張,快速擴充我軍勢力。”
這也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央蘇區發展的經驗,第一至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都是靠這種打法將原有根據地擴大了一倍以上;說白了,就是仗著紅軍勝利後,不管機動力還是恢復力都遠超國軍,於是就能打一個時間差,在國軍恢復戰力或重新站穩腳跟前,先把各種邊邊角角都佔了再說。
這個經驗對於此時的抗倭戰爭也是適用的。
就算鬼子控制的一些中心城市拿不下,咱先把農村和小城鎮,甚至是小城市拿下來不行麼?
反正鬼子兵力不足。
就算加上偽滿軍和偽蒙軍,兵力依舊是不足的。
更別說這次可是把偽滿軍給殲滅和擊潰不少,這些偽軍要完成收攏和重整戰力也同樣需要時間,這個空檔期內對冀東根據地而言同樣也是機會。
雖說中心城市更容易籌措糧餉和武器彈藥,不過本錢少的紅軍以及現在的八路軍,完全可以靠著自己更勝一籌的組織能力將邊邊角角的人力和物資以更高效率集中起來,從而用更高的人力物力財力擊垮佔據中心城市的敵人。
如果說出身於陝北地區的包深對這一手還不算特別熟悉,那麼不是有更熟悉的人在麼?
郭司令可是黃埔六期,在廣州起義失敗後,第二批上井岡山的黃埔生(第一批是跟紅軍之父他們上山的),更是在擔任紅軍獨立第6師和獨立第4師師長、紅21軍第62師師長、江西軍區參謀長等職的位置上,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
對於反圍剿和反圍剿勝利後的追擊作戰,那可是全程親身參與過的。
紅軍的高階軍事會議更是不知參加過多少,不要太門兒清。
事實上,在迅速擊破偽滿軍和偽蒙軍後,郭司令第一時間便下令向承德奔襲,隨後才發出電報向晉察冀總部和八路軍總部“請示”,端的是先斬後奏。
——當然這也是常態,戰場上千變萬化,事事都等請示,很多戰機可就都丟了,只要事後證明這個判斷是正確的,上級也都會追認的。
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況這仗也沒啥“君命”可言。
甚至冀東各個根據地的首長們在決定進攻偽滿軍時,也沒想到這支部隊如此弱雞,否則肯定不會只是抱著“殲敵一部,潰敵大部”的目標進行規劃,絕對會讓唐亮用【特4式內火艇】從周邊拉更多的冀東部隊過來“共襄盛舉”。
“只是我們俘虜了這麼多人,該怎麼處理?”
“直接補入我們的部隊裡吧!尤其是霧靈山根據地,之前的損失可是不小。”
“不可!”
兩個聲音一同喊出,大家頓時很是好奇。
唐亮喊出這一嗓子不奇怪,這傢伙想法多,大家也習慣了;只不過是列席參加會議的張楚琨這是湊啥熱鬧?
“你先說。”
唐亮右手一伸,來了個“請”的姿勢。
而張楚琨也不客氣,直接便提出了疑問:
“這些人毫無家國概念,明知鬼子在東四省沒幹好事,還為虎作倀,不斃了他們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