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他仍是她的王(第1/2 頁)
名義上寬赦,實際上追查仍在繼續,只不過不再大張旗鼓惹人注意。 瀋陽侯察罕被查出牽連藍玉案,依律理應處死。 錦衣衛不敢擅自作主,特地請示上位。 上位詢問子薰的想法。 子薰當然希望能饒察罕不死,只是不知道上位是否願意開恩。 上位給出了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找人替死,讓察罕遠離京師,更名改姓,以別的身份活著,世上再也沒有瀋陽侯。 子薰欣然同意。 以察罕的身份,很難獲得太孫的信任,繼續當瀋陽侯,早晚罹禍,還不如藉機逃離名利場,永遠逃開是非之地,過平凡百姓的生活。 由於上位健康狀況不樂觀,戴思恭每天晚上都在太醫院當值,白天無事的時候才能出宮回家。 他付出的那份情,子薰是無以為報了。 有時間的話,子薰會親自下廚,做幾樣拿手小菜,送給他吃。 他吃著吃著,眼眸漸漸溼潤。 他對子薰從未有過非分之念,只是想盡力守護。 他自認不如上位,給不了子薰想要的生活,也走不進子薰的心裡。 他原以為隱藏得很好,以為子薰永遠不會發現他的這份痴心。 即便子薰對他毫無感覺,他也無怨無悔。 他只是想守護心中的那份美好。 上位忽然間不吃醋了,不再像打翻了醋罈子一樣,把戴思恭的名字時時掛在嘴邊。 有時一覺醒來,他會很感傷地問,“子薰,你會不會離開咱?” 子薰搖搖頭,擅自離開皇上是需要勇氣和膽量的。 即便子薰偶爾有點兒想法,但終究膽氣不足,只能作罷。 或許是擔心自己時日無多,上位忽然說要給子薰一道聖旨,還子薰自由,不必終生捆在重重深宮之中,一霎那間,子薰覺得自己沒嫁錯人,沒愛錯人,以為熬了大半輩子,終於可以自由展翅了,想不到上位只是動動嘴,並不提筆。 也許他是在試探子薰的心意。 此人是個小氣鬼,用慣了的,捨不得放手。 子薰不敢想以後,不敢展望自己的結局。 她真的很想離開皇宮,卻又不敢把真實想法告知上位,怕把他惹惱。 九月十八,上位生日這天,有燉送上了他精心準備的禮物,是一齣戲曲,以吉祥拜壽為主題,聽阿橚和馮姍說,有燉最近痴迷戲曲創作,每天絕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鑽研劇本、編曲、排練戲曲。 子薰不由得鬆了一口氣,有燉終於找到了一處可以逃離俗世紛爭的所在。 太孫對有燉的禮物連連點贊,幾近瘋狂。 在他心裡,有燉是一個噩夢般的存在,他終於不和自己爭了。 不管任何一件事,他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做得比你好。 這種感覺,讓人抓狂。 憑什麼他天賦異稟?憑什麼他得上天眷顧?憑什麼?! 朱允炆在心中問了很多次,沒人告訴他答案。 他只能接受現實,只能眼睜睜看著祖父發自內心對朱有燉的讚賞,只能在朱有燉的威脅下終日戰戰兢兢。 上位千算萬算,沒想到有燉竟然成了太孫的心理陰影。 幸虧有燉適時退出,否則不知將會出現怎樣難以收拾的局面。 上位看完戲曲後,有那麼一瞬間的失神,當子薰的視線轉向他時,他的眼神出現了片刻的躲閃。 那份躲閃讓子薰的心陡然一緊,他在躲避什麼?他不想說的是什麼? 這樣的躲閃在他下令緝拿藍玉餘黨時也曾出現過,當時子薰沒有多想,他讓子薰先回長樂宮,他不想告訴子薰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他有意不讓子薰知道他想做的事,也從未想過解釋。 他只想快刀斬亂麻,不想再細問事情原委,他感到時日無多,他覺得自己不知何時將撒手人寰,他想把能為太孫做的事儘量都做了,他要留給太孫一個穩固的皇帝寶座,卻從未抽出時間反思一下是不是過火,是不是牽連太多,是不是削足適履,是不是自斷雙臂。 只因為冊立了一個年幼勢弱的太孫,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人都只能以不危及太孫的方式存在,否則就不得存在。 子薰不禁想問,這樣做值得嗎? 早知如此,子薰覺得當初自己應毛遂自薦當皇后,讓阿棣成為名正言順的嫡長子,然後繼承皇位,省去許多不必要的煩惱。 這樣的上位,讓人感到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