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觀童(第2/2 頁)
口道:”哥,以前的事兒卓瑪都忘了,蒙古文字都不認得了,只認識漢字“。
觀童大吃一驚,忙端起茶杯掩飾。
卓瑪小姐的樣貌也與先前並無二致。
大雲在信上說,這個小姑娘胳膊上有胎記,隨身帶著玉佩,這些都能對得上。
大雲隨身服侍六七年,按理說不會認錯。
但是卓瑪小姐為什麼不記得以前的事兒了?
這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究竟遭遇了什麼變故呢?
娜婭被宮中的人接走後,納哈出派觀童特地去集慶路看了一次,卓瑪小姐安然無恙。
蠻子海牙信上說卓瑪小姐與府中的二小姐發生爭吵,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納哈出根本不信,“這樣的鬼話也編得出口,卓瑪一向與世無爭,定是那蠻子海牙怕擔責任,把卓瑪輦了出去。”
卓瑪十歲的時候生母去世,不久後被偷偷寄養在集慶路蠻子海牙家,與此同時,比卓瑪大兩歲的娜婭從草原來到太平路,準備以卓瑪的身份入宮當皇上的妃子。
卓瑪父親也先不花的家族世襲王爵,是“大根腳”,也就是世家大族。
”大根腳“與皇室聯姻,自太祖以來已成慣例。
當今皇上的第一位皇后就是太平王燕帖木兒的女兒。
作為也先不花唯一的女兒,進宮為妃,似乎是卓瑪逃脫不掉的命運,更何況還有那個和尚的瘋言瘋語。
可是卓瑪的母親堅決不肯,自從卓瑪生下來不久,就開始抗爭,甚至帶著剛滿三歲的卓瑪隻身一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太平路。
卓瑪的母親雖不是正室,卻深得丈夫寵愛。為了保護妻女,也先不花特意請求朝廷派其嫡子納哈出到太平路任職,成為一名萬戶。
今年宮裡來人接卓瑪入宮,娜婭不甘心當替身,更不稀罕入宮,於是行至宛平的時候找了個機會逃了回來。
觀童兄妹自幼父母雙亡,幸得也先不花收養才得以生存。納哈出十歲的時候,也先不花將觀童兄妹等五六百人送給納哈出當梯己奴隸。梯己的意思是私有財產。
納哈出比觀童大兩歲,兩人從小一起長大,納哈出從未把觀童當奴隸,而是將其視為左膀右臂。
身為奴隸,為主人分憂解難,似乎是分內之事,可是娜婭生性倔強,偏不認命。
娜婭闖下彌天大禍,納哈出大人知道後不僅毫不怪罪,還送來數百將士和充足的糧草,讓娜婭在驢牌寨臨時藏身。
觀童感激涕零,“大人厚恩,末將雖萬死難報其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