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2/3 頁)
甚合理地暫時放過了有緩慢思考傾向的史卡德,不逼他立即回應,而在書寫形式上改用全知的、廣角的小說視野。有同性戀的膽小清潔工,有性冒險的狂野畫廊女主人,有前列腺癌在身的知名刑案大律師,有政治前程看好的明星級前紐約市警察局長,有敏銳抓住死亡、把災難化為利益的小說出版經紀人,有肥胖但長袖善舞的名餐館女老闆,當然,最重要也不可免的,還有一名原來一輩子與世無爭、空閒時只埋頭研究紐約老地圖老街老巷老掌故自娛的老好人,他一家子在九一一當天全數死難或直接講就此消失不見了,只剩一名傷心欲絕的老伴隨即仰藥自殺。這個帶著昔日紐約象徵意味的老人,遂搖身變為胸懷末世宗教執唸的瘋子殺人狂‐‐殺人者和被殺者在他身上合而為一,他既令人懼怕痛惡卻又讓人同情悲憫,九一一在美國瞬間製造出一大批這樣的人,而在九一一之前,歷史的不義殺戮和災難又何嘗沒在中東回教世界製造出更大一批這樣的人。要命的是,這還不是悲劇的終點,真正的悲劇是,在這些人上頭永遠存在著另一些人,他們沒災難臨身再清醒不過,他們善於利用甚或操控他人的災難,好攫取自身的利益,有的人運用自身的權位和政治影響力,有的人倒賣軍火,有的人是搞石油,有的人更是隻為滿足自己病態的權力欲和支配慾。
另外,還有一名布洛克多少帶點自嘲意味,也藉此製造出一點後設書寫效果的平庸小說家角色。此人在酒館裡喝掛了,隨一個弔膀子的紅髮女郎回她的公寓,卻忽然成了謀殺嫌疑犯。小說家堅信自己絕沒動手殺人,但有趣的是,隨著執法單位對他涉案的疑心日益減輕,他對自己的清白卻愈發不確定起來(殺人究竟只是一種人皆有之的正常念頭而已,還是會誘人不知不覺付諸實踐?人的記憶可不可靠?酒精會不會讓人連自己都成功欺瞞?);但同時,謀殺的嫌疑卻帶給他從未擁有的魅力,以及從不存在的深奧,出版社出天價競標他的新小說,女人樂意和他上床,他從灰撲撲的小角色忽然變成社交圈的寵兒,就像昔日寫二次大戰德勒斯登大轟炸為《第五號屠宰場》的馮內古特說的:&ldo;平均每死一個人我就得到四塊錢版稅。&rdo;《這些人與那些人》,這原是一部二十年前的電影片名,臺灣改譯為《戰火浮生錄》。電影有點太過抽樣地選取二次大戰主交戰國德、法、英、美、俄加猶太各一人或一對男女(都是音樂家、舞蹈家),看他們如何在戰爭的噬人巨浪中浮沉漂流,有力竭倒下來的(毒氣室、飢餓荒涼的東線戰場、爆炸起火的坦克、戰後的叛國審判),也有一身殘破挨過來的。電影由於是公益性反戰基金出錢拍的,結尾是這些倖存者或其子裔一場控訴戰爭、宣誓和平的全球連線大音樂會,在波萊羅殺氣騰騰的樂聲中落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