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夏侯五王(第2/2 頁)
?”夏侯獻欣慰一笑,看向另外幾人。
眾人皆笑:“願與奉明同行!”
“好。”夏侯獻舉起酒盞,與眾人同飲。
無論日後他們是否習慣新的姓氏,從這一刻起他們便是夏侯宇、夏侯朗、夏侯爽、夏侯肇、夏侯纂。
...
出了相國府門,幾人結伴而出,路上多有竊語。
“叔父。”曹爽眯著眼睛笑問:“若奉明即位,我能封個什麼王,莫非是趙王?”
見他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曹宇本不想打消他的積極性,卻又不得不說:
“昭伯應該清楚,奉明此舉已是無上的恩寵,論輩分我與元明或可為一字王,你們幾個最多是郡王。”
“郡王也好啊。”曹爽也不挑挑揀揀,“我本為武安侯,武安縣屬廣平郡,那我就做廣平王吧。”
秦朗酒氣未消,大手按在曹爽的肩膀,有些兇意:
“封往何地自當由奉明說了算,哪有自己安排的道理?昭伯謹記,此事我等私下談論即可,萬不可到處聲張。”
“自是如此。”曹爽悻悻然點頭,心裡還是有起碼的分寸。
幾人很快分道揚鑣,秦朗上馬車前轉頭又看了一眼,不由得想起了何晏,深深嘆了口氣。
糊塗啊~
...........
正元二年,七月十五,又是文武百官皆參的尋常大朝。
朝會過後,小黃門叫住了荀顗私語一番。
荀顗應下,不多時,便來到了尚書檯。
作為內宮近臣的中書令,荀顗本不該與外臣走得太近,這是約定俗成的規矩,至少在文帝、明帝時期的孫資、劉放二人就是如此。
但如今去上杆子做皇帝近臣有用嗎?
沒有用。
荀顗安慰自己,都是大魏臣子,分什麼內外?對吧。
近來朝中許多政務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放”,這讓中書省、尚書檯的重臣們既喜又憂。
喜的是有實權了,有事做了,有種治理的天下的成就感。
憂的是,忙得不可開交!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還是要在梁王的指導下進行。
“蜀賊跟鬧耗子一樣,隔三差五就要鬧一鬧,可恨!”
荀顗剛走進尚書檯官署,便聽到一位度支尚書王廣的一句喝罵。
此番姜維又帶著不滿萬人的軍隊襲擾雍州。
相國那邊就給了出兵平討的指示,然後就沒了。
王廣之所以不滿,蓋因他這度支尚書掌管著朝廷的“錢袋子”,夏侯霸張口就要錢要糧,動輒就要帶三四萬大軍西出陳倉討賊。
如何維持軍隊出征,又不使得國庫財政消耗太巨是個頭疼的事。
王廣務必要把事情做好,目前來說梁國和朝廷兩套班子是並行的,而最近的種種跡象表明,大魏換天已是近在眼前的事。
如若兩套班子合併,那未來民部尚書的位子還是自己的嗎?不好說,但一定要爭取一下!
自己都老大不小了,不得不扛起祁縣王氏的大旗。
“景倩,來。”
尚書檯的一間隔間內傳出一道聲音。
荀顗跟幾位尚書簡單一禮,走進了隔間。
“坐吧。”尚書令盧毓放下手中書冊,看向荀顗。
二人雖然官階相當,但盧毓畢竟是長輩,荀顗也是以禮相待,拜禮道:“盧公。”
盧毓開口問道:“景倩,天子禪位冊文可已完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