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琉璃廠掃貨(第2/2 頁)
牆上掛滿了近代名家的書畫。
清末民初時期,老一輩書畫家如於右任,張大千,齊白石,吳昌碩等人是榮寶齋的常客,留下了大量墨寶。
劉元昊看了一下價格,一幅畫根據畫幅大小,價格從幾十塊到兩三百塊人民幣不等,便宜到不可思議。
他也不做挑揀,直接選擇全部打包。
喊來的服務員一聽要全部買下,還以為是開玩笑,直到劉元昊拿出一捆外匯券他才明白碰上土財主了,愣了好半晌又跑去把店裡的負責人喊來。
趕來的負責人也不敢大意,看過劉元昊的回鄉證和王衛國拿出來的介紹信,這才安排人清點字畫,算賬裝箱。
掃完榮寶齋的字畫,劉元昊馬不停蹄,一家家店逛了過去。
什麼安徽四寶堂,古意齋,博古齋,凡是林港生看中點頭的就直接買下。
最後一匯總,竟然有好幾個小箱子,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榮寶齋買的字畫。
王衛國的車根本裝不下,他在請示上級之後又叫來一輛小貨車幫忙送回酒店,準備第二天去郵局安排把東西發回香江。
逛完街,劉元昊帶著幾人去了王府井吃全聚德烤鴨。
這個時候的全聚德烤鴨還是正宗烤鴨的代名詞,而且價廉物美,一隻烤鴨只要8-10元,炒菜大部分都在一塊左右,最貴的也不超過5塊。
王衛國跟幾人混熟了之後不再拘謹,飯桌上各種老bj的典故信手拈來,講的眉飛色舞,把bj爺們的“侃“功發揮到了極致,幾人聽的津津有味,大漲見識。
回到酒店後,李敏宜在兩人獨處時才問起劉元昊為什麼買那麼多字畫,她覺得不是很能理解。
“如果從投資獲利的角度來講,這些字畫的升值幅度才是最大的,香江的房地產根本不能比,現在一幅畫也就幾十塊幾百塊人民幣,30年以後至少能漲到百萬,甚至千萬級別,幾萬倍的漲幅,哪裡有這麼好的事情。”
李敏宜聽的目瞪口呆,想了想又問道:
“那這邊為什麼要把那些字畫都賣掉,還賣那麼便宜?”
“因為內地現在要發展經濟,缺外匯啊。都說內地窮,其實內地是不窮的,幾十年發展工業積累下來的底子,怎麼可能會窮。只是這些家底都以各種資產形式分佈在全國各地,沒有變現渠道,缺少外匯發展經濟而已。”
“現在香江人看內地就像是個窮親戚,各種瞧不上,30年後你再來看,香江這點經濟體量在內地面前會什麼都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