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7(第1/2 頁)
氣得武則天把他給廢了,到底是自己親生的,再氣也沒有殺了李顯。】
唐高宗李治想到了李賢和李顯小時候鬥雞,一看就是沒出息的樣。
沒有想到李顯能這麼沒出息。
次子李賢在才能上或許可以和太子李弘媲美,但是在品性上遠遠不如李弘。
【武則天死了兩個兒子,廢掉了李顯之後,還有四子李旦可以當皇帝,所以並沒有立孫子當皇帝,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幼子李旦當皇帝。
李治病入膏肓的時候,立李顯的嫡長子李重潤為皇太孫,可能是怕李顯也會出意外,畢竟前面兩個兒子當上太子之後沒多久死的死廢的廢。
李旦當了六年的皇帝之後被廢,武則天登基稱帝。
一般來說,被廢的皇帝不會有好下場,李顯和李旦是兩個例外,當了皇帝被廢之後還能繼續當皇嗣,李顯更是被重新立為了太子。
第一次是當唐朝的太子,第二次是當週朝的太子。
父親是皇帝,母親是皇帝,自己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兄弟是皇帝,侄子是皇帝。李顯和李旦榮獲“六位帝皇丸”的稱號。
李顯和李旦第二次當上了皇帝之後,沒有一個選擇當武周的繼承人,而是恢復國號為唐。】
秦始皇嬴政:“……”貴圈真亂。
唐高宗李治原本氣憤武則天登基稱帝,看到最後還是他的兒子登基,且恢復了大唐的國號,也就無所謂了。天幕曾說“六大太后系列”盤點的是歷史上傑出的女性,是帶有褒義的排行榜。
既然武則天能夠榜上有名,那說明在治國方面還不錯,那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過程不重要,結局是好的就行。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武則天能夠以女子的身份登基稱帝,是突破世俗的舉動。西漢的鄧綏雖然自封女君,稱“朕”,但是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或許潛意識裡認為女子不能當皇帝吧。】
鄧太后想了想,以自己的權勢確實可以登基稱帝,但是受到的阻撓肯定也大,不能去冒險。
【李治受病痛折磨的時候,想過要退位給兒子,由武則天攝政,被朝臣給勸住了。
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退位之後再度過問政事,被活活餓死。
李治要退位可以,但是退位之後就不能夠再幹涉朝政了,難忍的病痛只是一時的,身體好點了之後估計會忍不住干政,那麼下場就不怎麼好了。
所以還是不退位更好,受病痛所累的時候讓武則天頂著,身體好些了就自己來。
於是唐朝出現了二聖臨朝的局面。】
唐高祖李淵深有感觸,他被迫成為太上皇之後就不再過問政事了,所以晚年過得還算可以。
【武則天攝政,水平怎麼樣呢?首先她是得到了李治的認可的,放心地把軍國大事交給武則天。
李治臨終的時候,將皇位傳給太子李顯時是怎麼說的呢?《舊唐書》記載,李治的遺詔:“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
如果武則天在軍事和國事上處理的一塌糊塗,或者李治活著的時候,武則天從未插手過這一領域,李治下這樣的遺詔,就不怕把國家搞得一團亂嗎?
可見武則天在當皇后的時候,已經把軍國大事處理的非常好了,起碼得到了李治的認可。
或許我們懷疑李治處理軍國大事的能力,可以看看政治家、軍事家對武則天的評價。
我們的毛爺爺評價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
明宣宗朱瞻基覺得李治是對李顯不放心,所以才把軍國大事交給武則天裁決。
在他看來,李顯明顯是武則天三個兒子中能力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