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9(第1/2 頁)
成為了朝廷重臣。
楊國忠得到皇帝的寵信之後,並沒有急著腳踢李林甫,將李林甫趕下臺自己當宰相,而是熬到了李林甫去世,才成為宰相的。
是楊國忠不想嗎?是因為李林甫也是一個奸相,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當楊國忠有實力著手對付李林甫的時候,還沒有過上幾招,李林甫就去世了,一些對付李林甫的手段都沒有來得及施展,只是上了道開胃菜,讓李隆基疏遠了李林甫。
如果李林甫多活兩年,相信楊國忠一定能像嚴嵩對付夏言一樣,將李林甫給搞下臺,弄死李林甫。】
唐太宗李世民心氣不順。
如果不是為了他大唐的子民,為了大唐的江山穩固,他一點都不想幫李隆基儘快地結束安史之亂,就那樣順其自然得了。
可安史之亂影響大唐的國祚,他又不能坐視不理。
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和李隆基的太子李亨之前拉了一個三人小群。在天幕盤點楊國忠的時候,群裡的氣氛凝重了。
李隆基從字裡行間中能夠明顯地感覺到太爺爺心情不佳,害怕不已。
他當初怎麼就鬼迷心竅了,在評論區找到太爺爺,私信請求太爺爺出手幫忙呢?雖然太爺爺遠端指點他和李亨只有短短兩個月,但是局勢已經逆轉,優勢在我。
由於太爺爺是秘密指點他們,將領們還以為這都是他和太子李亨的功勞。
他這皇帝又有了威信。
但是現在,他是真的害怕太爺爺惱怒,又要開始教訓他,讓他去背兵書,要他去溫習為君之道。他都七十多歲了,都到了古稀之年了,還要給人當孫子,被逼著學習。
誰懂他的苦?
被李林甫陷害罷相的張九齡悲憤不已,朝堂被李林甫和張國忠搞得烏煙瘴氣,國力衰退。
【楊國忠是從過軍的,內心渴望擁有軍功,早年戍守的時候沒有遇到戰事,沒法爭到軍功,靠裙帶關係當上了大官之後,就想要彌補之前的遺憾了。
沒有戰事怎麼辦?那就製造戰事。
天寶九年,也就是公元750年,唐朝的使者和附屬國南詔有小摩擦。天寶十年,也就是公元751年,楊國忠舉薦鮮于仲通為主將,率軍攻打南詔。
這像極了王振慫恿朱祁鎮征討瓦剌。
鮮于仲通打了敗仗,楊國忠為其遮掩敗績,偽造戰功,還抓壯丁強行讓百姓參軍去攻打南詔,以失敗告終。之後唐軍又大舉進攻南詔,楊國忠派遣李宓領兵進攻南詔,結果全軍覆沒。
唐朝還想再打南詔,但是安史之亂爆發了,沒打成。】
唐高祖李淵:“……”這像極了隋煬帝楊廣三徵高麗。虧得大唐在經歷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國力強盛,經得起李隆基這樣糟蹋,不然就是落得和楊廣一樣的下場,被趕下皇位。
這楊國忠實在是禍國殃民。
【“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唐朝的國力還是很強盛的,原本可以快速地平息這場戰亂,偏偏楊國忠慫恿唐玄宗李隆基強逼著哥舒翰放棄固守城池主動出戰。
外行指導內行,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
唐太宗李世民頭疼不已,李隆基向他求救的時候,安史之亂已經爆發三年了,錯失了快速平定的良機。即便是他,也不能在兩個月內平定。
嗯,大概需要三個月。
幫助大唐度過這次難關之後,他就把李隆基拉黑,太糟心了,讓李隆基他爺爺去好好管教孫子吧。
反正李旦他是不指望了。
【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前,楊國忠多次和唐玄宗李隆基說安祿山必定會造反,但是李隆基沒有當回事,以為是將相不和。
這得怪楊國忠有前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