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攻城(第1/2 頁)
莫須志往遠處的草叢望去。
本就鬱悶的心情更是無比煩躁。
莫須志是半途加入起義軍的,他讀過書,考過科舉。
寒窗苦讀五年,從十四歲讀到十九歲。
他的家人世代為農,供莫須志讀書花了全家的積蓄,不過莫須志也爭氣。
從童生到秀才,穩紮穩打。
眼看著就要殿試成為舉人一飛沖天,沒想到莫須志的試卷竟然被人掉包了。
名字也被頂替成另外一人的名字。
只要是成為舉人的,試卷一概會被展出。
莫須志清楚記得自己那日落榜後的鬱郁不得志。
他試圖在展出的試卷中看看其他考生,看看自己輸在哪裡了。
沒想到的是莫須志竟然在榜上看到了自己的試卷但是其姓名分明不是他的名也不是他的字跡!
那用他的試卷中舉的考生莫須志不僅認識而且他們還曾在同一個縣學讀過書。
此人是縣裡一名官員的兒子,每次遇見,陣仗極大,十分高調。
平日溫書也是懶散,就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寫出和他文章內容如出一轍的試卷。
這般冤屈,莫須志一腔少年熱血,立馬就報了官,想要讓府城官員調查此事。
未曾想,府城官員竟然和縣官互通有無,他們官官相互,暗裡勾結!
將莫須志的案子壓了下去。
甚至還給莫須志安了舞弊的罪名,導致莫須志這麼多年來的努力化為虛無。
災禍來時,家人接連餓死。
莫須志嘆這世道不公,一氣之下投了起亂的流民兵。
一開始還好,莫須志憑藉著自己的才華從底下小兵做到了統帥之一。
流民兵的統帥有五個,分別對應五行王。
金木水火土。
平日流民兵裡常以五行相稱,為了防止統帥的姓名洩露,被官府針對。
莫須志是其中的木王。
除了五行王,流民兵的首領只有一個也就是流民兵的實際掌權者,代號“民”。
“民”身份神秘,很少出現在流民兵中,一旦有任務下達都是透過他身邊的黑衣人“衛”傳達指令。
“衛”是“民”最忠誠的僕人。
莫須志加入流民兵且成功當上木王就是靠著“民”的賞識,“民”大舉任用讀書人。
儘管莫須志沒有見過“民”,也對“民”十分尊敬。
隨著統帥越來越多,流民軍的權利越發分散。
莫須志帶兵前來攻打安平,不是“民”指定的,而是其中三位統帥架空了“民”的部分權利。
甚至於他們將莫須志排擠出起義軍向盛京進攻的主要隊伍,而讓莫須志來安平。
得到安平訊息的莫須志並不想前來攻打,比起攻打這處比廣廈還要貧困的府城,不僅分散了兵力還耗時。
而且有可能還會造成士兵減員。
莫須志只想著早點結束早點跟上大部隊。
他攻城攻得急切,手下的流民兵有四千數,耗在攻城的人數就去了一千。
剩下三千兵中還有一部分是火頭軍。
莫須志以為至少今日就能攻下安平,卻不成想一直有小股小股士兵不斷來軍營騷擾。
他下令追殺幾次竟失了不少的兵。
這幾股士兵不知是哪方軍隊,安平府的駐軍早已成了困獸之軍,不足為懼。
但是。
那些士兵的裝扮很是顯眼,銀甲披身,個個武器精良,並不像是官府的人,也不像是附近的賊寇。
竟讓人分辨不出是哪方勢力。
不僅這幾股士兵實在是來得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