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2 頁)
而且,幾個作畫人的水平不見得比自己高,不客氣地說,有些還不如自己。
對,就這麼辦。
打定主意。他置辦好家業,決定開工了。
看著容易做著難,第一天,除了一個小孩子,就沒有接到什麼業務。是不是自己哪方面出了問題,他不得不考慮考慮。
整個廣場上,賣畫人基本上都是以素描、油畫為主。從繪畫技巧上講,中國人對於此,往往由於文化基礎的不同,在自覺不自覺之間加入自己的個人意識,不是說這樣不好,繪畫本身就是表現繪畫者本人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認識。
但是由於像方紀新這樣的新手,往往因為技巧上的不足,在表現個人認識或意識的時候,往往難以準確地運用繪畫語言表現出來,結果弄得畫虎不成反類犬。走樣了。
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後,方紀新決定改變策略。他放棄了碳棒和油彩,換成了毛筆、墨汁和水彩,要幹就幹出自己的特色,中國人的特色。
第二天他又出攤了。
沒用畫架,他將一張近兩平方的宣紙當街鋪開,調勻墨汁。然後蜻蜓點水般的將墨汁傾倒在宣紙上。他的近乎瘋狂的舉動,立刻吸引了過往的行人。三三兩兩的,有人停下來駐足觀看。
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做足準備功夫,方紀新懸腕提筆,開始自己的創作。鄂西北部的山山水水是他記憶深處揮不去的記憶,已經融入血液。幾乎是不用睜眼,他也能描畫一二。現在,這種對故土眷戀的感覺極為強烈,激盪著他,鼓舞著他。
方紀新動手了,沒有停頓,沒有遲疑,動作連貫幾乎是一氣呵成。
二十幾分鐘後,一幅氣勢滂沱的水墨山水躍然紙上。山的雄偉,水的俊秀,整個畫面佈局合理完整,凸凹有致,人置身其間彷彿感覺的了迎面吹來的山風。
嘩嘩嘩的,四周響起了掌聲。這是對藝術的肯定,對藝術家的褒獎。方紀新不是藝術家,他只是在初高中讀書時,有這方面的愛好,經過高人指點後培養的一點自我愛好。沒想到居然成功了。
畫作當場有人要買,不只一個,幾個人在搶。五十一百的人們開始當場競價。最後以1200美元當場成交。
哇,這可是地攤貨的天價了。
有人要求方紀新再當場作一幅,方紀新沒有動,反而收拾起畫筆準備走。
以前有個故事,說一個中國畫家,和一個西洋畫家比畫小雞,結果中國畫家幾分鐘工夫就完成了,人們嘆為觀止,紛紛要求他再表演一次,中國畫家有求必應,一張又一張的表演。
沒過多久他發現人們索要了他的畫作後,看兩眼之後就丟在了地上。
後來一打聽才知道,人們說他像是在搞影印,不嚴肅,沒有藝術家的莊重。沒有藝術家氣質的作品能是好作品嗎。西方人的邏輯。
中國畫家只有苦笑,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這道理他們怎麼懂。
有這個故事作鋪墊,方紀新時刻提醒自己不能把自己的心血賤賣了。
這是他的經營手段!!!
方紀新在廣場上擺畫攤,之後很少畫潑墨山水了。他更願意畫工筆人物肖像。因為這更符合他的性格。
不同於尋常的畫技,同樣傳神的效果,引來了一群獵奇者。
方紀新很古怪。每天只畫兩幅,畫完就走人,從不會因為有人出高價而破例。這反而激起了人的慾望,吊足了人們的胃口。
中國留學生在市中心廣場擺畫攤的事,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他的古怪作風也引起了人們的好奇。都想見識一下。
這無形中保證了方紀新的客源。
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其實在美國這個地方,混口飯吃還是挺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