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瀋陽中衛謀生(第1/2 頁)
瀋陽中衛城,原名瀋州,唐代時期,屬於安東都護府“瀋州”。
五代時期,耶律阿保機大規模移漢人到此,修築土城,生產隨之發展。元朝元貞三年,元代重建土城,改瀋州為瀋陽路,歸遼陽行省管轄。
明洪武十九年,改稱“瀋陽路”為“瀋陽中衛”,加強軍備,瀋陽中衛逐漸成為了遼東的軍事和經濟中樞。
瀋陽中衛城距離飛鴻村有四百餘里,王劍風幼時常聽父親提起,瀋陽中衛是遼東漢人百姓聚集最多的城市。他出了飛鴻村,向西步行了十餘里。遇過路的商人,他花了兩錢銀子,搭行商的馬車,用了三天,便來到了瀋陽中衛城。
遼東雖然土地富饒,卻飽受戰亂之苦,北方漢人百姓大多流離失所。
沈王朱模雄踞瀋陽中衛,領明朝10萬兵馬鎮守遼東,廣設驛站,控制整個明朝北方政局。北方的漢人多聚集在以瀋陽中衛城為核心的方圓千里之內生活,以保障安全。
其時大明朝的遼東地區,其西面的蒙古王族後裔、故元權臣還擁有雄厚的軍事實力,與漠北王庭互為聲援,對明朝幽燕之地構成了極大威脅。東面則有高麗國虎視眈眈,伺機奪取漢人土地和人口,擴張版圖。
北方時有外族入侵的小規模戰爭,盜匪四處橫行,漢族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走在瀋陽中衛城的南北大街,王劍風好奇的打量著大街形形色色的往來行人。少年剛走出山村,見識到一個全新的世界,一時目眩神迷。
“先找家客棧住下,看看有何營生可做。”王劍風信步在街,看到一家“來福”招牌的小客棧,規模不大,門板破舊,估計會比較便宜,就走了進去。
來福客棧不大,只有一個掌櫃和兩個夥計。
一位店小二看到王劍風粗布破衣,眉頭一皺。“小兄弟,你要吃飯還是住店?”他前沒精打采地問道。
“我想住店,可有帶小院的獨立房間?”考慮到平日還要練拳練劍,有院子會方便一些,劍風問道。
“獨院房間一天五錢銀子,押金二兩銀子,你可有銀錢住店?”店小二來了精神,連忙問道。
“嗯,我有銀子付賬!”劍風從懷中掏了一陣,摸出大約二兩碎銀,交給店家。“我先住三天。”
“好嘞!客官請進,西廂房正有一獨院客房,我先給您打掃乾淨。”店小二接過銀兩,眉開眼笑道。
就這樣,劍風暫時在瀋陽中衛城的來福客棧安頓了下來。
此時兵荒馬亂,瀋陽中衛城相對太平。在城中每日花銷甚大,卻無多少營生的機會。
王劍風本以為憑著這幾年隨母親學會的醫術,可以在沈城找一家醫館做事。
誰知這三天走了沈城的十幾家醫館,竟無一家醫館用工。眼看著銀子快要花光了,劍風不僅暗暗發愁起來。
掌燈時分,劍風走到客棧的廳堂裡,向店掌櫃恭敬道:“掌櫃,您可知附近有哪家醫館用人?”
店掌櫃中年富態,笑容溫和。來福客棧住的人不多,從劍風投宿那天,就已經關注了這位少年。
“小兄弟這三天出去找營生,看來不太順利?”胖掌櫃溫和問道。
“是的,當下年景不好,兵荒馬亂,各個醫館雖多有病人,但藥費入不敷出,皆不招工。”劍風愁容滿面的說道。
“小兄弟揹負長劍,也曾學過武藝?”胖掌櫃繼續問道。
“是的,隨先父練過幾年功夫。”想起過世的父親,王劍風眼圈一紅。
見到劍風的神情,胖掌櫃已然明白個大概,此時北方長期戰亂,多數百姓都習武防身,常有家破人亡的慘事發生。
胖掌櫃略一沉吟,“小兄弟,城南和平街的萬劍門醫館,當下正在招工,只是這萬劍門是江湖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