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血洗承恩公府(第1/2 頁)
甘露殿依舊保持著之前的凌亂。
其中,最為凌亂的當屬屈從於三皇子威脅給貞隆帝施針的太醫。
說好的高官厚祿呢?
怎麼轉眼間,許他高官厚祿的人就成了階下囚。
三皇子的逼宮謀逆來的猝不及防,結束的更是措手不及。
如此性命攸關的大事,做的卻這般虎頭蛇尾,真的不是故意坑人嗎?
想到已然伏誅的京畿衛總兵官和禁軍統領,太醫又覺得自己還不算慘,最起碼還能跪著喘氣求饒。
二皇子的頭顱不知何時從貞隆帝錦被裡滾落在地。
使得富麗堂皇的甘露殿莫名添了幾分陰森。
尤其是,龍榻上還躺著個滿臉鮮血、死不瞑目的貞隆帝。
太后坐在龍榻床沿上,低眸,眼眶溼潤。
饒是早有預料,看著她生養的兒子死的這般悽慘和狼狽,太后還是本能的面露悲慼。
這是烙印在骨血裡的情緒。
與是非對錯,與公正大義無關。
太后手指輕顫著,想要闔上貞隆帝那隻完好的眸子。
滾燙的眼淚滑落,砸在貞隆帝的眼瞼上。
“皇兒,你可曾後悔?”太后小聲啜泣“可曾知錯?”
太醫:知錯是不可能的!
他看的分明,聽的清楚,貞隆帝臨死前的怒喝聲裡有的只是憤怒、不敢、痛恨,絕沒有一絲一毫的悔意。
不過,他覺得也不難理解。
罷了,他區區太醫,還是莫要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揣測貴人們的心思了。
為今,還是多想想怎樣才能在永昭長公主手底下撿回一條命吧。
一場兄弟、父子相殘的逼宮大戲,到最後,永昭長公主得利,將引天下英雄競折腰的江山權柄握在手裡。
明朝,永昭長公主扶持幼帝,垂簾聽政,是真正的號令一出,莫敢不從。
也不知是哪位皇子、亦或者是宗室子有如此運氣。
漸漸地,太醫越想越偏,思緒越飄越遠。
外殿。
永昭長公主端坐在那張本屬於貞隆帝的鑲金嵌玉的木椅上,長眉微蹙,鳳眸微眯,不怒自威,冷聲道“承贇,弒父殺兄,十惡不赦,你可知罪!”
不論心中作何想,當著陸續趕來的百官的面,她說出的話都必須冠冕堂皇、義正辭嚴。
事到如今,容不得半點兒引人懷疑的瑕疵。
三皇子被脫去盔甲,取了佩劍,縛住手腳,哪怕不得不跪伏在地,臉上仍是傲慢不甘,勾唇,嗤笑一聲“弒父殺兄?”
“姑母,這樣的罪名,侄兒是不敢認的。”
“自奉恩公府南子逾那番無中生有興風作浪的話傳揚出去,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走卒,誰不在茶餘飯後嚼嚼舌根。”
“包括父皇!”
“父皇信了流言蜚語,不再把我視作親子,而是以為恥辱。”
“既如此,何談弒父。”
“至於殺兄。”
“秦承衍罪大惡極,該死!”
“父皇顧惜父子情分,罔顧大乾律法,袒護秦承衍,我深感不齒。”
“天道昭昭,父皇不殺,我來殺。”
“逼宮造反,我認,由得姑母打殺。”
“但,對我所謀,母后一無所知,還請姑母明察,莫好牽連母后。”
永昭長公主眸光閃爍,思忖著,斟酌道“如何定罪,待本宮與宗室、朝臣細細商議後再做決定。”
鍾離皇后一入殿,映入眼簾的便是跪在地上替她開脫的三皇子。
三皇子聽著身後的響動,轉身,對著鍾離皇后緩緩搖頭。
無需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