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疫病你怎麼看(第2/3 頁)
和治療。
《諸病源候論》詳細描述了霍亂的病狀。
唐代名醫孫思邈就曾刺破人痘膿瘡取汁治療天花。
《素問》遺篇裡說,瘟疫的致病原因不同於一般的六淫外邪,而是一種疫毒之氣。”
“ 這些都是前人的成就,你自己有什麼想法?” 沈裕新對著孫兒追問。
“ 我認為疫病,無形可求,無象可見,況無聲復無臭,從口鼻而入,其感之深者,中而即發,感之淺者,而不勝正,未能頓發。
接觸疫病的人是否致病取決於疫病的量是否夠大。
人體的抵抗力越強,毒力對人體就越小。”
沈南星答完,看蘇月見已經來了會,下意識地就把目光投向了蘇月見。
他也很想聽聽蘇月見對疫病的見解,於是擺出一副虛心求教的態度。
蘇月見也是聽了一會,看來現在的醫學對疫病研究還是頗多的。
只不過受學科發展所限,他們沒有顯微鏡,看不見摸不著的邪氣,或者是疫毒之氣 ,其實就是有傳染性的病毒,細菌,微生物等。
但能研究到這種程度,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
“月兒,你來的正好。你對災後疫病怎麼看?”
沈太醫對剛才兩人是考教的心態,對上蘇月見那是學習交流的心態,此刻老太醫挺直了腰桿,認真傾聽。
“ 我認為災後的疫病,是一種會大規模流行起來的傳染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有些透過人、動物傳染,甚至還有一些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傳染起來。” 蘇月見認真地說道。
沈太醫越聽眼睛越亮,恨不得讓蘇月見說慢一些,這是第一次有人把疫病用這麼清楚明白的語言來歸納。
“ 要想解決疫病,我們只要針對三個環節做事情,就能大大提高存活率。第一是傳染源、第二是傳播途徑,第三是易感的人群。”
白及和沈南星,一聽就知道這是內行中的高手,必有特別深入的鑽研才能化繁為簡,說得如此通透直白。
沈太醫越發激動,邊聽邊記,他要把這些一字不落地記錄下來。
“ 消除傳染源,我大概瞭解,我們都是就地集中隔離來處理;傳播途徑具體又是指哪些?” 沈南星發問道。
“對於傳播途徑要切斷。如透過打噴嚏咳嗽把傳染源傳給他人,那我們可以讓患者和接觸者都帶上面罩, 還可以對居住場所做消毒處理。”
停頓了一下,蘇月見看大家的接受程度,又繼續道:“ 如果是被汙染了的水源,我們則需要從清潔區運送水源,水源需要消毒煮沸後再使用,平時做好個人衛生。”
白及迫不及待地問道:“ 那要是透過動物傳播的疫病呢,是不是殺死它們就能控制了傳播途徑?”
“ 沒錯!”
蘇月見瞧大家都能理解接受這套理論,又接著說,
“ 只要能把疫病的三個環節給抑制住,就可以終止疫病的大流行趨勢。”
“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南星受教了。”
原來他可能還有點不服氣的,但是聽得她如此見解,沈南星微笑鞠躬以示感謝,這回他是真的服氣了!
這位蘇小姐不像是個比之小的妹妹,倒像個從醫很久經驗老道的同行。
這感覺很奇特,又無比自然。
沈南星的眼神已經不再是之前的好奇探究,轉而是學霸間的那種欣賞和吸引。
沈太醫已經激動得沙雕石化了,“ 這百年間填埋了多少人性命的疫病,就這樣,只要抑制住這三點,就能終止大流行趨勢?這,這,這!請受老夫一拜!”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