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第1/3 頁)
他鋪墊了那麼多,就是為了跟自己說這個?楚珺心裡一跳,莫非……&ldo;請皇兄直言,若是小妹能幫的上忙,定當效綿薄之力。&rdo;
元墨珏這才不再繞圈子,&ldo;同樣身為嫡女又能讓父皇賜婚的,只有五妹你了。&rdo;
對於這樣只考慮局勢利益不考慮她個人情感訴求的婚姻,按照楚珺本來的性子,應該是一口回絕。然而她自己也沒注意到,她並沒有她想像中的那樣排斥。她定定地看了元墨珏半晌,道:&ldo;這是皇兄的意思,武國公的意思,還是懿軒的意思?&rdo;
元墨珏不語。
楚珺也沒打算能聽到回答,&ldo;不論是誰的意思,請皇兄轉告懿軒,除非是他站在我面前,親口跟我說這件事,否則我絕不會同意。&rdo;她並不在乎元墨珏到她這裡來之前的過程是什麼,她只需要衛珩的表態。另外,衛珩在隴西是駐守邊境,哪能說回來就回來?而皇后那邊卻是拖不得的。楚珺確實也有拖延的意思,等武國公跟皇后拖不下去了,那她這邊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元墨珏聽到她的話心裡一陣驚訝。並不是因為楚珺的要求,而是因為衛珩在給他的信裡就已經提到,楚珺一定會提出要他親自來相商的要求,屆時元墨珏只需帶訊息給武國公,請武國公向皇后表示想調衛珩回京的意願。皇后想與衛珩結親,自然會一口答應,讓父親孟德輝上書奏請。這樣衛珩回京就順理成章了。一切都在衛珩的預料和計劃當中,而這樣的預料除了足見衛珩的謀略外,也說明瞭衛珩對楚珺性格的瞭解。
他答的一點也不猶豫,&ldo;就如你所說。&rdo;
武國公聽了元墨珏轉告的衛珩的意思後,很快就去見了皇后。然而從棲鸞殿出來,他卻沒有馬上回府,而是又去了紫宸殿面見元文謖。
元文謖聽了衛朗的請求,心裡很是欣喜,就像正想睡覺就有人送了個枕頭,他正發愁怎麼扶持楚珺,就有這個助力自己送來。皇后為什麼事見武國公他是知道的,他並不擔心武國公會答應,他擔心的是怎麼能讓皇后不拿此事做文章在前朝後宮大興風浪。沒想到武國公竟主動提出求娶皇五女楚珺,武國公與皇長子交好,不會貿然親附其他皇嗣,此舉一定是墨珏也同意的。這樣看來,目前墨珏與珺兒已經站在了一處,將矛頭對準皇后了。衛珩那孩子他是知道的,誰跟了他都不會委屈,珺兒與他又是自小熟識,可以說是青梅竹馬。這樁事情怎麼看都是盡如人意的。
所以當看到孟德輝所呈請調武國公世子回京戍守的摺子,元文謖幾乎是一刻也沒考慮就批了准奏,然後單獨交給吏部和兵部,讓他們加急去辦。
而當衛珩拿到兵部的調令,連新到任的涼州都督也沒等,只將要移交的人事和文書安排好,就片刻沒停歇地趕了回來。
於是楚珺根本沒想到,衛珩會回來的這麼快。
第十七章 重逢
第十七章
這天是十一月十四,逢五大朝的前一天。本來請安應該是逢五的日子,卻因為有朝會而提前一天。楚珺按慣例,卯初就到了乾寧宮。到了紫宸殿門口,楚珺卻發現那裡還站著一人。她有些驚訝,但還是面色恭敬端肅地行禮,&ldo;四皇兄。&rdo;
元引璋客氣地回禮:&ldo;五皇妹。&rdo;他不等楚珺開口就接著道:&ldo;早就聽說五皇妹恪敬守禮,今日一見才知果然。皇妹應當是每逢大朝的前一天都會卯初來向父皇請安吧。&rdo;
楚珺不敢怠慢,恭敬地答道:&ldo;晨昏定省本是為人子女理所當然做的,因為父皇政務繁忙還減了次數,皇兄這樣說真叫小妹慚愧了。況且,今日皇兄到的卻比我還早些。&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