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請人(第1/2 頁)
三皇子平王和四皇子襄王分別由后妃賢妃與柔妃所出,母族勢弱。
時至今日,太子與昭王相爭幾乎擺在明面上,寧遠伯府雖然已經沒落,但到底武將起家,時至今日,軍中仍有跟隨過老寧遠伯的人。
怕只怕薑蓉為人所利用,枉費了一腔情誼,萬一站錯了隊,再害了一家人且不罪過。
“這宮裡出身的嬤嬤,規矩自然是頂頂好的,妹妹得了嬤嬤的教導,回頭說起親事來也是一項長處不是?”
姜芙明白孟氏想要薑蓉高嫁的心思,這一點她並不反對,但是怎麼嫁,嫁到哪戶人家就有的說頭了。
只是這個時候的孟氏並不適合談論這個話題,姜芙自然挑著她愛聽的說,先哄著人扭轉了心思,回頭再請了嬤嬤,再把薑蓉看住了,也免得惹出什麼事情來。
這邊姜芙柔聲細語的哄著勸著,那頭姜世年卻和姑爺裴謙有些相對無言。
與閒散勳貴的寧遠伯不同,威武侯世子裴謙是靠著自己苦讀,透過科舉入仕,是正經的進士出身。
他最初是待在翰林院,三載後任起居舍人,至今日已做到中書舍人的位置。
中書舍人,正五品,非天子近臣而不能當。
且威武侯裴瑋更是領著大都督一職,現今雖以養病為由在家休養,但身上的職務卻都還在。
威武侯府對於太子與昭王的態度,便是兩不相交,擺明了不結黨營私,也不站隊,只做忠於今上的臣子。
也因著如此權勢,威武侯府除了裴謙入仕為官,次子裴諫與庶出三子裴謹皆未入仕,便是連個閒職都沒任。
當初威武侯為世子裴謙的親事挑了又挑,既不能是有實權的人家,女方又不可地位太低。
太低了,缺少眼界,手段,以後如何掌家理事。
挑來選去,姜芙便入了威武侯府的眼,有出身,無實權,子女教養好,有手段又不亂來。
姜芙嫁入威武侯府是高嫁,初時寧遠伯並不同意這門婚事,奈何老夫人周氏與孟氏鐵了心要結親,寧遠伯無法,只得答應。
最後為了不讓女兒受委屈,給了一份厚厚的陪嫁,幾乎掏去半個家業。
至於裴謹與姜世年,因著姜世年喜歡好馬,去選馬時碰到了裴謹,寧遠伯姜世年覺得與他對脾氣,便時常拉著他一道玩鬧。
裴謹話少,兩人之間多是姜世年說,裴謹聽著,只偶爾才會有一兩句回應。
這日也是姜世年的畫眉鳥破殼,特讓裴謹來選上一隻養著。
裴謹坐在下手默默品茶,聽著裴謙一句句問著姜世年差使上的事,明明是翁婿,此刻像是查問課業的父子,只不過父是裴謙,子是姜世年罷了。
對於寧遠伯遞過來的眼色,他完全裝作沒看見,喝完茶就欣賞茶盞上的花紋,耳朵卻聽著二人交談的內容,不動聲色地一點一點記在心裡。
裴謹雖為庶子,身份卻比一般庶子還要尷尬一些。他的生母柳姨娘是守寡後,先有孕,再被威武侯納為妾室的,以至於他的身份為人所詬病。
……
榴花院內,小憩了一會兒的趙明秀已經起來,正在丫鬟艾葉的服侍下梳洗。
趙卿諾望著鏡子裡女子姣好的面容,一時有些怔愣住。
她娘趙明秀長得好,聽祖父趙五說是隨了祖母曾氏,可對於曾氏的事情,趙五並不常講,便是說起,也不過是誇一句好看。
趙卿諾總覺她家是有些故事的,但看趙五的身手便知道不可能是尋常出身,雖不知內裡到底如何,但她卻明白,在這個世道,獨身帶著女兒隱居在鄉野的,想來不是什麼好故事。
趙明秀從鏡子裡見到女兒出神,開啟妝匣子,從裡頭取出一隻半開未開的玉蘭髮簪,順手朝趙卿諾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