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一福寺(第1/2 頁)
吳佩甲調息片刻,臉色有所好轉,沒有詢問緣故,直接問道:“如何做?”
李獨霜低聲交代,聽到關鍵,吳佩甲震驚莫名,表示擔憂,李獨霜卻擺擺手,堅定道。
“只有如此,我等才有一線生機。”
吳佩甲遂住口不言。
此時小人已收攏住散逸的黑煙,身形又縮小不少,老者看向吳佩甲,眼神狠厲,卻又頗為忌憚。
這時李獨霜支起身子,向老者砸去一塊隨身的玉玦,自然沒什麼效果,卻成功激怒老者,作勢往李獨霜直撲過來。
吳佩甲振刀一攔,卻被繞過,遂合身撲上,欲故技重施,老者忌憚不已,再次繞過,卻發現吳佩甲空當大開,露出了身後的李獨霜。
當即獰笑著往李獨霜撲去,沒入其身。
果如吳佩甲所言,一股陰冷之氣往心神而去,過及之處,僵直不已。當即振起餘力,以尚可活動的右手,四指交迭,無名指豎起,捏了一個老道所說的“靈官印”,然後閉目運轉“解心釋神,靈臺清幽”八字心訣。剎那間,腦海裡藍色珠子再現,翻滾著激發出道道藍色氣息,湧向四方。
一時間,如天地初開,李獨霜混混沌沌的心神中有一點靈光耀耀升起,受“靈官印”牽引,帶動周身精氣裹挾著間雜其中的黑氣,一起往右手豎起的無名指滾滾而去。
李獨霜睜開雙眼,看著結印的右手,只見無名指尖漸漸沁出一團黑白之氣翻滾的圓球,黑氣深沉陰暗,白氣生機勃勃,皆被限制其中。
“佩甲!”
李獨霜喝道。
只見一道刀光倏忽而來,將黑白圓球無聲切開,白氣散逸,黑氣卻如水入油鍋般在一陣刺啦聲中逐漸消弭,徹底消散之際,李獨霜分明聽到了一聲怨毒的嚎叫。
與此同時,正在春風樓雅室等候的老鴇,驀然聽見“喀嚓”一聲,抬眼一看,卻見木牌中間出現了一道裂紋,恰好裂在木牌上如蚊蠅般大小的人名上,其餘再無跡象。
老鴇驚詫莫名,默然良久,清醒過來後將木牌收入盒子,喚來那名豆蔻之年的少女,囑咐到:
“魂牌失利,必然有因,我之見,為免河州之事有變,宜上報宗門。”
“汝且如實轉述給師姐,我有不好的預感。”
少女應許,原地消失不見。
李獨霜沒有通知州衙來處理此事,最終選擇由吳佩甲帶領喬裝打扮後的威遠軍部屬將老黃的遺體安葬在了城外一塊風水寶地,立了一塊無字碑,種下數棵青松。
除了李獨霜,無人知曉這裡面埋葬著一位勤勤懇懇的老僕,數十年如一日服侍一名默默無聞的書生,直到他考中進士,成為崇文殿直秘閣,再成為河州通判。
他一直都是李獨霜身後的盾牌,哪怕只是一塊破木板,也竭力護衛李獨霜的背後,直到有一天真的擋下了一次必殺的一擊。
李獨霜虛弱地由吳佩甲扶著,望著環繞在側的綠水青山,沉默良久,抬手在一旁的青松樹幹上刻了一個李字,然後轉身離去。
此後過去十數日,李獨霜周身精氣已復,但仍神氣虛弱,眼神黯淡,尤其是被侵入過的左肩以下,仍有滯澀之感。據吳佩甲猜測,應是神魂受損,因此邀請李獨霜去拜訪秣陵山上的一福寺。
據他所說,宣威將軍樊元忠早年為禁軍一校尉時,在甘州帶兵中伏,被叛軍一名異國術士以詭秘之術中傷神魂,當地三福寺一名高僧以釋教秘術調養,最後恢復如初。
這一福寺同三福寺一樣,乃釋教直屬,均有高僧駐庇,應有所得。
李獨霜覺得有理,反正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遂帶了吳佩甲和孫通吏,以及州衙所屬衙役,以通判身份正式拜訪一福寺。
一福寺高居秣陵山頂,整體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