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江衍VS方臘(第2/4 頁)
宋王朝的黑暗統治,建立新的政權。他自號“聖公”,建元“永樂”,以這個月為正月,設定官吏將帥,以頭巾區別等級,頭扎紅巾等各色頭巾作為標誌。方臘又自領義軍大元帥,為義軍的最高領袖。
——也正是因為準備這些事,方臘他們才錯過了最寶貴的搶佔略空間的時間。
而江鴻飛則始終打的都是方百花的名號,也一直都預設自己這支義軍是永樂朝的義軍。
可問題是,方臘他們不放心啊,他們覺得,就他們手上的這點人馬,根本就不夠跟江鴻飛搶浙東地盤的。
所以,方臘跟他的謀士們商量了一下,覺得應該先穩住江鴻飛,不能讓江鴻飛再繼續這麼打下去了,不然地盤都讓江鴻飛打光了,他們就沒有生存空間了。
這才有了,方垕和方京來見江鴻飛威逼利誘江鴻飛停下來一事。
江鴻飛故意說:“如今正是爭分奪秒之時,我離長江已然沒有多遠了,就這麼停下,未免太過可惜了,不如我繼續北上,直據金陵,封鎖長江,不給宋軍南下的機會?”
方垕說:“守臣聞之,為免罪責,定然不敢上奏,只會招撫。朝廷得報,會集商議,調集軍隊,調拔糧餉,非半年不可發出大軍!何必急於一時。當務之急乃我永樂朝內部團結一致。不然若是內鬥,勢必教趙宋得那漁翁之利。”
方垕這幾乎就等於是明著跟江鴻飛說:你要是再打下去,你我兩家沒準就得先鬥個伱死我活,到那時,誰都撈不到好處。
這也是方臘的意思。
江鴻飛見此,就坡下驢道:“行,我先停下來,等方臘兄長來了,我跟他好好談談,再說下一步。”
見江鴻飛願意住手,方垕大喜,他道:“這就對了,一家人,萬事好商量嘛!”
江鴻飛又提醒道:“叔公,我先宣告,我停手可以,但你得跟方臘兄長說一聲,教他快些來杭州,我二人好好商量一下,後面怎麼打,我預感宋軍快要南下了,咱們得趕緊將長江封鎖上,不然方臘兄長以後可就有仗打了。”
方垕滿口答應,次日一大早便回去跟方臘覆命。
方垕回到建德後,把江鴻飛被他們給嚇住了一事跟方臘說了。
方臘聽完,直接搖頭道:“江衍若是一無膽鼠輩,豈能有今日之勢。依我看,他是想將我等誆騙去浙東,將我們吞併了,霸佔東南。”
方臘的五哥方五相公道:“他真當我們會這麼傻?”
陳箍桶說:“我看未必,他言直據金陵,是一良策,若再大膽一些,殺徽、嚴以示威,長驅渡江,結人心以入長安耳,而若圖穩,鎖長江,因傳檄盡下東南郡縣,收其賦稅,先立根本,徐議攻取之計,亦可行也。”
寶光如來鄧元覺點點頭,他認為陳箍桶說得有道理。
方臘任命的宰相,也是他本家的另一個叔叔方肥,則道:“計是好計,只是他連下數州,實力深不可測,若真有歹心,我等貿然前去,必遭其害,不可不防也。”
尚書王演等人點頭,覺得方肥說得不錯。
方臘的頭號幕僚汪公老佛說:“只有自身強,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護國將司行方、鎮國將厲天閏大點其頭,認為汪公老佛這是老成持重。
當然,方臘等人之所以覺得他們有這麼多選擇,主要還是,在方臘他們看來,以趙宋朝廷向來拖拉又緩慢的工作效率,半年後能發出大軍都是快的,所以他們可以先將東南全部打下,然後再從容東征,找江鴻飛解決浙東的歸屬問題。
再加上,方臘義軍攻佔了睦洲,方百花那裡更是打下了浙東大半地區,大漲了窮苦人的志氣,各地的豪傑、好漢和窮苦人紛紛響應起義,起義形勢一片大好。
所以方臘決定分兵,先壯大實力,再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