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野震盪(第2/4 頁)
率數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奔赴淮西,結果被王慶打得丟盔卸甲逃回京城。
有蔡攸那個例子在前,誰還敢輕易接下這個苦差?
而且,蔡攸有趙佶照應,戰敗了,喪師辱國,可以不予追究,別人可沒有趙佶這麼好的朋友。
關鍵,很多人都聽說過,王慶只是四大寇當中的後起之秀,江鴻飛卻是四大寇之首。
王慶都這麼能打了,江鴻飛豈不是更厲害?
所以,面對蔡京的詢問,眾官互相廝覷,各有懼色,沒有人接這個茬。
有人可能想問,趙宋王朝已經弱到了這種地步?連夥匪寇都沒有人敢去打了?
怎麼可能。
這幾年之所以讓水泊梁山、龍虎山、房山這些賊寇做大,真不是因為趙宋王朝沒有實力剿滅這幾個山頭,而是因為趙佶、蔡京、童貫君臣志不在剿匪這點小事上,而在收復燕雲十六州這件大事上。
當年,收復青唐地區了之後,趙佶、蔡京、童貫這鐵三角隱隱有了自宋初以後趙宋王朝最有作為君臣的樣子,當時舉國歡騰,朝野轟動,親自率兵完成這一壯舉的童貫更是威名四揚。
如果趙佶君臣能繼續那個勢頭,哪怕他們及時收手,那麼他們肯定能躺在功勞簿上被人永世傳頌。
可趙佶君臣並不甘心止步於此,他們還有更遠大的政治抱負!
——他們想要收復被党項人分裂出去的西夏,他們還想要收復趙宋王朝歷任皇帝都心心念唸的燕雲十六州。
趙佶君臣不僅敢想,他們也敢幹。
前幾年,經過之前幾代人的努力蠶食,童貫終於率領西軍奪取了西夏的橫山地區。
這橫山地區對於西夏而言,就相當於遼國的燕雲十六州,產糧、產兵、產馬、經濟重地,還是防禦天險。
之前趙宋王朝之所以收復不了西夏,就是因為橫山地區在西夏之手,使得趙宋王朝好幾次都因此功虧一簣。
而在趙宋王朝奪取了橫山地區之後,西夏就等同於一個脫光了的美人一般,趙宋王朝再使把勁,就能把她給幹了。
可等趙宋王朝把褲子都脫了,遼國的皇帝耶律延禧竟然出面“調停”,也就是以出兵威脅趙宋王朝,不讓其收復燕雲十六州。
——耶律延禧名義上的女兒耶律南仙是當代西夏皇帝李乾順的皇后,西夏又是遼國的屬國,所以遼國嚴重偏幫西夏。
這讓趙佶君臣大恨不已!
奈何,當時的趙宋王朝如果真被遼夏兩國夾擊,說不準就有滅國的風險。
沒辦法,趙佶君臣只能捏著鼻子跟西夏議和,放棄了收復西夏的良機。
議和過後,童貫奉趙佶的命令前去遼國出使。
在遼國,童貫結識了一個叫馬植的漢兒。
馬植對童貫說,在遼國的北方,女真人崛起了,建立了金國,正在大肆吞併遼國的疆土,並給趙宋王朝出了一個聯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的策略。
童貫將馬植帶回趙宋王朝,引薦給趙佶。
馬植又將聯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這個計劃獻給了趙佶。
想到可以跟欺壓了趙宋王朝多年的遼國報仇雪恨,還能收復趙宋王朝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沒能收復的燕雲十六州,如果這件事真做成了,那他趙佶就會成為僅次於趙匡胤的趙宋王朝最有作為的皇帝,趙佶就不禁蠢蠢欲動。
於是,趙佶給馬植改名為趙良嗣,並按照趙良嗣出得聯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的策略,反覆派人從海上去遼東與金國接觸,商量兩家聯合滅遼,瓜分遼國的疆土一事。
經過多年的溝通,宋金兩國已經快談妥聯合滅遼一事了。
目前階段,趙佶和童貫的心思全都放在了此事上,正在計劃這個百年大計,哪有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