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插曲(第1/4 頁)
…
透過詢問,江鴻飛才知道,一眾梁山馬軍衝散了宋軍的陣型後,杜壆和酆泰按照江鴻飛等人事先定好的作戰計劃率領背嵬軍繼續掩殺宋軍。
也就殺了裡,杜壆和酆泰就看到了帶著五百砍刀手的雲天彪。
見到這條大魚,杜壆和酆泰自然率領背嵬軍緊咬著這五百砍刀手,只要他們不投降,就一口一口吃掉雲天彪多年的心血。
直到雲天彪再也受不了了,擔心再拖延下去,他自己都跑不了了,才撇下這隻剩下不到二百的砍刀手,獨自一人跑了。
見此,剩餘的砍刀手,全都扔下兵器,跪地投降了。
而杜壆哪能讓此戰宋軍的準二號人物跑了?
見雲天彪開溜,杜壆立即將背嵬軍交給酆泰,單人獨騎去捉雲天彪。
雲天彪的赤兔馬被馬七軍給射殺了,他現在騎得只是一匹普通的靈馬,怎麼可能跑得過杜壆胯下的寶馬良駒?
就在杜壆離雲天彪越來越近之際,雲天彪看到一支由三百多人組成的成建制的宋軍,而其領頭之人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承信郎,剛剛入品的最低階武官。
雲天彪當即對承信郎下令:“你部攔住後面那惡賊,不然必軍法從事!”
讓雲天彪意外的是,承信郎竟然立即就回應道:“諾!”
雲天彪心想:“這小校瘋了?那人可是連我都不敢力敵的超一流煉氣士,你一個小小的承信郎竟然也敢螳臂當車?”
不過,危急的情況讓雲天彪並沒有多想,要是沒有這群傻子,他今天非得被杜壆斬首或是生擒活捉不可。
雲天彪只是在心裡默默地念了一句:“死道友不死貧道,本官會記住你們的。”,然後就繼續向南逃竄。
再說領命的承信郎,他姓張,名俊,鳳翔府成紀人,出身於貧民之家,但天生靈根天賦就很不錯,這些年他也一直在努力提升他自己。
建中靖國元年,年僅十五歲的他,便加入鄉兵,擔任三陽寨的弓箭手。
政和七年,即他入伍十六年後,他跟隨瀘州兵征討南方少數民族,立有戰功,提拔為指揮使。
第二年,即重和元年,他又隨軍進攻西夏仁多泉城,又立下戰功,被趙宋朝廷授予承信郎,成為一名正式的軍官。
張俊這個人,打仗勇敢,治軍嚴格,意志力堅定,更難得的是,他這個人服從性很高。
只可惜,張俊雖有一身的本事,奈何出身不好,又沒有貴人相幫,這讓他在人才濟濟的西軍當中,真是很難混出來。
因此,張俊在西軍中都混了快二十年,也才混到了一個統領三百多人的小小的指揮使。
不過張俊對他自己很有信心,覺得總有一天他能混成大將。
也正是因為如此,張俊這些年一直在不懈地努力著。
此戰開打之前,張俊判斷,主將楊龜山中計了,可他的官職太小,根本就接觸不到楊龜山,讓上官帶話,上官也不當回事。
沒辦法,張俊只能傳令本部將士:“一會我說跑,伱們就立即跟我跑,不然小心沒命。”
後來,見鐵浮屠啟動,他們這邊還沒有任何應對措施,確認宋軍必敗無疑的張俊,立即就帶著他的人掉頭開跑。
加上張俊這指揮步軍排在大陣的最後面。
這使得張俊他們這指揮步軍,成了唯一一支成建制逃出來的宋軍。
不想,張俊他們逃過了梁山軍的追擊,卻沒有逃過雲天彪的命令。
張俊可以在長官的命令下進行調整和取捨,卻不會公然違抗長官的命令,因為這是死罪,還因為張俊要給手下人做榜樣。
這是張俊的原則,也是張俊的處世之道。
領了雲天彪的命令了之後,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