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管事的人聚到一起(第1/2 頁)
莫說村裡人,就是老高家本族的人也時常談論高樹奎家。村上也有偏心的老家兒,但面上是過得去的,沒有一個像胡氏一樣往死裡欺負兒媳婦的。雖然人人都看不慣,可那是人家家事,林鳳玲自個兒不說什麼,別人也不好管。村民都納悶,林鳳玲的孃家咋也不管呢?
他們不知道的是,林鳳玲從不對孃家人說一個字。
高樹聲媳婦跟胡氏說過幾次,委婉的說,小輩有什麼過錯,咱們當長輩的教訓幾句是應該的,可別出了大理格,讓人笑話。“出了大理格”在方言中是越過了界限、做事太過分的意思。
胡氏哪裡是個聽得人勸的,不但不聽,心裡還暗暗記恨上了高樹聲媳婦。
高樹聲也找過高樹奎,說話直白了很多:“四哥,你勸勸四嫂,別整天價烏眼雞似的。老二家的那麼老實的一個人,都把人欺負死了。咱家小云在老林家過得多好!”
高樹聲的意思高樹奎能聽明白,他家娃在老林家可享了福了,人家拿著當親閨女,反觀自個兒家呢,拿著人家娃不是打就是罵。
其實高樹奎也覺得胡氏做得太過,每每訓斥兩句,胡氏就尋死覓活,一連幾天都不讓高樹奎近身,而高樹奎偏是個沒出息的。這話又不能對人講,只得點頭答應管管胡氏。
話說族長六太爺見了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可兒,嚇了一跳,忙問咋啦。可兒就把昨兒她爹差點把她娘打死的事兒簡要說了一遍,又說她奶想起來就罵她娘一頓,罵的可難聽了,最後哭著把胡氏說一定要讓她給財主做小也說了,胡氏將得到二十兩銀子也說了。
六太爺聽了,氣得漲紅了臉。高家戶門雖大,卻也沒有一個胡氏那樣油鹽不進的。別姓的人家都是和和氣氣的,唯有他姓高的有這麼一家子整日不是打就是鬧,作為族長,他老臉都掛不住。
六太爺吩咐可兒:“娃,你去叫你二爺爺。”
可兒答應一聲,飛奔而去。
此時,高樹聲放羊剛回來,兩口子正在說高樹奎家的事。林鳳玲已經找過高樹聲,兩人也看見林鳳玲露在外面的面板青青紫紫。
古代鮮有分家之說,都是幾代人住在一起,人越多越有面子。偶爾有開明的長輩提出分家,請來族長和族門裡有威望的人,也是力求公正公平,商商量量的把家分了。
林鳳玲想分家,高樹聲覺得高樹奎不會答應,哦不,應該是胡氏不會答應。若分了家,誰給她做牛做馬?
高樹聲心底是希望分的,他們高姓一族高樹奎那一支都成了村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這讓未來的族長繼承人的他很是尷尬。他也實在看不慣胡氏把好好的一個女娃欺負成那個樣子。他給林鳳玲的答覆是他跟六太爺合計合計,他是在想怎樣順利給他們把家分了,自己想出個眉目來,再找六太爺商量。
不成想可兒來找他,只說六太爺也去她家,讓來叫他過去。
可兒這言簡意賅的表述風格最得高歌欣賞。
高樹聲一聽就知道那邊兒又出事兒了,暗自嘆口氣,急急忙忙隨著可兒去了。
此時六太爺坐在高樹奎家炕頭上,垂著眼皮,吧嗒吧嗒抽著大煙袋。
高樹奎兩口子坐在炕沿邊。六太爺突然到來,他們打招呼,六太爺也不理。進屋一句話也不說,只是抽菸袋。六太爺從沒來他家串過門兒,兩口子也不敢多說什麼了。
為了掩飾尷尬,高樹奎也抽起菸袋來。
幾個孩子起先在屋裡玩,後來受不住大煙槍,嗆跑了。
高樹聲進屋的時候,高建功兩口子、高建立兩口子都在,四人坐在板凳上,心裡皆忐忑不安。六太爺突然過來,面沉似水,他們在猜測出了什麼事兒。
高樹聲前腳進屋,後腳就來了高樹明、高樹亮和高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