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第1/2 頁)
”
話是這樣說,可在玉娘記憶裡,酒有活血功能,除非喝醉死過去,不然對解痛無半點作用,甚至於還會加重肝臟負擔,哪裡就好。
所幸福娘眼下沒來,大冷天的少喝點酒也無礙,橫豎不出屋子吹風,能瞞過家裡人就行。
正房裡李媽媽還在安睡,玉娘也不敢打擾,只和魯嬸去了右邊的書房,當著她的面拿黃銅鑰匙開了櫃,取出了底下賬本。
亮格櫃中間還有個能拉出來的抽屜,內裡是繫上了繩子的兩吊錢,邊上木匣子裡還有散開了的一兩百枚銅錢,抽屜最裡面是用紅布包裹齊整的三錠銀元寶,上面還蓋著東德昌金銀鋪造的五兩印,並十幾顆用剪子剪碎了大小不一的小銀角。
“怎麼就這些了!”玉娘從上到下摸看了個遍,差點把櫃子給拆了還是有些難相信,這可是整個院子的家底,統共就只剩下了不到二十兩銀?
噢,鄭婆子昨天倒是還留下了二十兩銀子,就在邊上放著。
可玉娘仔細瞧了,那四錠都是私人偷鑄的元寶,灰突突還泛著紅,一看就知道往裡邊摻了銅錫,成色頂天了也就七八成,折價只能算作十四十五兩的樣子。
滿打滿算加起來不過三十多兩,李家院子如今六口,人吃馬嚼的能撐多久?
怪不得李媽媽這麼放心將錢櫃鑰匙交給她不怕人跑呢,三十多兩可不夠她活一輩子的。
魯嬸子是知道家底的,聞言不由得苦笑道:“五姐您怕是忘了,年前四姐不是惹了孫大爺生氣,連元宵也沒來過,少了好一筆進項。咱們院支出結賬又都是按三節走的,年節才結得賬,哪有多餘的空。”
說到這,她瞅了瞅玉娘,“年底那會倒是有銀子,可媽媽前段時間才給姑娘們做了新衣裳,四姐要參加宴席又特意打了幾樣新首飾。”
“原本媽媽想著是把舊幾樣拿到金銀鋪去換款式的,可縣丞黃老爺這幾日下的席面,他是四姐才搭上的新客,萬萬不能怠慢,媽媽便吩咐了我去買時新的。我昨天去東廂房看過,首飾全帶走了,連新衣裳都只剩下兩件,下剩全是去年舊的……”
舊衣裳雖然也能當錢,可當鋪哪有不壓價的,與其折半,還不如修改修改尺寸,留著給她們姐幾個穿呢,好歹也能充充場面,能穿出門的衣裳可都是好料子刺繡。
這一來二去的,支出的多,進來的少,家裡可不就剩這麼點銀錢了,就這還沒算上李媽媽今後買藥看病的花費呢。
“要這麼說,端午節時,咱們還得一次結交四個月的賬?”玉娘搬來賬簿,心裡只想嘆氣,好傢伙,合著連三十多兩都沒到,恐怕半年都未必能撐得過去。
她還是樂觀了。
翻開賬簿一瞧,賬上家裡吃的是二十八文一斤的細米,二十文一斤的白麵;喝的是九十文一斤的片茶;燒的是三十文一斤的黑炭;點的是十三文一根的紅燭,還不算額外的醬醋茶菜,時不時的雞鴨魚肉,供佛的新鮮果子,日常的棉布手帕,炙手薰衣的香料,僱人的月例銀子……
玉娘是學過打算盤的,這會拿起算盤珠子霹靂啪啦一算,頓時覺得頭疼。
這裡籠籠統統每月就要花上七兩九錢,照這個花法,今年端午就可以和清平縣人說再見了,李家上下包括大水缸裡那兩條魚全都得餓死。
到那時候,別說她了,連福娘都躲不過去。
改革,必須得改革!
玉娘大刀闊斧的開始縮減用度,米麵沒必要挑那麼好的,大冬天的鮮魚也可以撤下,茶葉上好的留著待客,她們喝點散茶也行。
至於供佛的水果,玉娘猶豫片刻,乾脆縮減到了三個,等撤下了六人平分,一人半個也算是補充新鮮維生素了。
這可不能怪她不心誠,她打穿過來時就時常祈求菩薩能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