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1/3 頁)
(六)在哈爾濱市濱江車站附近,還有一座第三部和診療所的大樓(通常叫&ldo;南樓&rdo;)。
在上述設施中,前兩區是由布滿高壓電鐵絲網的土牆圍起來的,這兩棟樓通常叫&ldo;總部&rdo;。(&ldo;要圖&rdo;中用黑粗線標誌)
在&ldo;要圖&rdo;中,雖然巳做了標記,但在這裡再次說明一下731部隊的組織概況:
部隊長:石井中將(1936-1942年,1945年3月至戰爭結束兩段時間任職,在1942-1945年2月期間為北野少將)
總務部:部長中留中佐(後由太田大佐接替)
第一部:研究細菌,部長ju地少將
第二部:研究實戰,部長太田澄大佐(兼)
第三部:製造濾水器,部長江口中佐
第四部:製造細菌,部長川島清少將
教育部:訓練士兵,部長園田大佐(後由西中佐接替)
器材部:實驗器材,部長大谷少將
診療部:附屬醫院,部長永山大佐
此外,731部隊沿蘇滿邊境還設有四個支部和一個實驗機場。即海拉爾、林口、孫吳、牡丹江支部和安達實驗機場。
在大連還有一個由安東工程師(將官)率領的滿鐵衛生研究所,它直轄於關東軍,在同731部隊密切合作下,製造菌苗,並進行各種實驗,實際上也可以說是731部隊的支部。
戰後,人們把731部隊通稱為&ldo;石井部隊&rdo;,是由於這裡的大規模設施和組織,都是根據部隊長石井中將的創議而設定的緣故。
從1939年建成一系列設施起,約有2600餘人在731部隊從事細菌戰的研究工作。其中大部分人是由日本內地大學醫學部、醫科大學或民間研究所派遣來的研究人員和學者。他們的身份是軍隊職員或工程師。
部隊裡設有19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研究作業班,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ldo;課題研究組&rdo;,過去任何書刊都沒有發表過它的全貌。整個組織情況如下:
特別班:負責管理&ldo;馬魯太&rdo;1
1&ldo;馬魯太&rdo;系731部隊內對在押活體實驗用人員的稱呼,日語原意為&ldo;圓木&rdo;,在這裡把人視為任其隨意使用的實驗材料。一旦被送進731部隊,無論哪國人,都不再稱呼人的姓名,而稱xx號&ldo;馬魯太&rdo;了。‐‐譯者
第一部:笠原班,研究病毒
田中班,研究昆蟲
吉村班,研究凍傷
高橋班,研究鼠疫
江島班,研究赤痢
太田班,研究炭疽
湊 班,研究霍亂
岡本班,研究病理
石川班,研究病理
內海班,研究血清
田部班,研究傷寒
二木班,研究結核
糙味班,研究藥理
野口班,研究立克次氏體(斑疹、傷寒等病原體)
第二部:八木澤班,研究植物
燒成班,製造炸彈
第四部:柄澤班,製造細菌
朝比奈班,製造傷寒及疫苗
在東鄉部隊時,原來已經確定了這些研究班的正式編制名稱,如&ldo;第一部細菌課&rdo;、&ldo;第一部病理課&rdo;等。但是東鄉部隊改稱731部隊以後,完全隱蔽了正式課名,從保密要求出發,只稱呼班名。
這些班名是部隊內部使用的一種&ldo;隱語&rdo;,正式編制名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