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夢【同心佩】二(第1/2 頁)
“太后此言差矣。”
高老夫人搖頭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身雖是母親,卻也不能越過去。”
太后笑:“既見過禮,便不必拘束了。”
客客氣氣絕不是一家人,高七娘明白這個道理,自兄長過世,她和母家便再無轉圜餘地,若非她的太后身份,母親不會來見她。
從前高三郎說過最難聽的話也不過是一句豎子不足與謀,他常年在河道奔波,和那些鐘鳴鼎食之家難免有衝突,他面皮薄,說不出太惡毒的話,便只能憤憤地罵一句豎子。
而今責罵七娘的話要難聽一萬倍,讀書人那張嘴毒得很。
客套一陣,老夫人提出了入宮的目的,高家要送女子給皇帝。
大鄭世襲勳貴衰微多時,原本高家將希望都放在了高瑛身上,可他死了,才過了二十歲生辰,而今他們只能盼望七娘了。
但七娘並沒有答應,她說道:“皇帝年長,對我這個母親本就頗有微詞,我也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干預后妃人選,母親要失望了。”
老夫人笑道:“美色動人心,高氏女貌美多姿在姜州是出了名的,不怕陛下不意動。”
為了打動女兒,老夫人取出了一枚青玉同心佩,她介紹道:“這是三郎以前在素雲觀求來的,那時太后已然入宮,不知此事。”
七娘眼睛一亮,命小黃門呈上來檢視,卻見那玉光彩熠熠,雕刻了一個無面女郎,梳著雙丫髻,纖細的頸間帶了串瓔珞,看起來年紀不大,背面刻有兩行詩: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瑛乃玉之光彩,珞為寶玉之珠,他們連名字都那麼相配,卻隔著一道天塹而不能相守。
收好玉佩,七娘面露笑意:“都是一家人,互相幫襯也是應當,母親年歲大了,兩位兄嫂來也是好的。”
老夫人眸中閃過一絲陰冷,卻還是笑道:“五郎家的二孃今年十四,出落的像朵花,太后多看顧一二。”
但皇帝並沒有欣賞美人的心情,他看著堂下笑眯眯的人,問道:“喬先生當真要離開了?”
喬楨瞥了他一眼:“不回去怎麼辦?二師哥回來了,我還賴在大鄭做什麼?”
雖說不點卯,但是給皇帝做事還是不自在,喬楨打算回玉環山歇個幾十年,而後再考慮下山的事情。
“喬先生萬萬不可如此做想!”秦昭站了起來,如幼時那般握住喬楨的手,“這些年來喬先生助朕良多,先生何忍棄之而去?”
和道士說朝政是對牛彈琴,喬楨不為所動,輕輕甩開了皇帝:“大鄭是陛下的大鄭,我當時便說過。”
秦昭有自知之明,見勸不動,便只好祝福道:“先生長樂無極。”
離開前,喬楨在勝天樓宴請了林澄,他舉起酒杯:“多謝林先生照顧了。”
而今林澄聾得厲害,聽不清說了什麼,便依照經驗回答:“小事而已。”
臺上是喬楨點的《上蓬萊》,林澄聽不明白,卻也隨著打拍子。
做了幾年元輔,勞累過度,老的便快,當年舌戰群儒的元輔先生終究是老了,不中用了。
不過誰也不能小瞧這位老人,皇帝最為喜愛的嘉妃便是林澄獻上去的,他在大鄭仍舊保持著強大的影響力。
皇帝身邊不缺女子,高家二孃的確美豔,在百花之中卻也只能是不遜色罷了。
但秦昭還是收下了,畢竟太后難得主動維護母子情誼,他也不想落個不孝的惡名。
大鄭也老了,失去了進取的銳氣,如高七娘一般暮氣沉沉。
她如《舊綾羅》的最後一折所言那樣活到了耄耋之年,在死前,她見到了再次下山的喬楨。
如今的大鄭帝王已經是高七娘的曾孫了,她困守在宮殿中,像個判處終生監